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部分,重生之將門毒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希望現在就給她灌下一碗藥。”永樂帝冷漠開口,彷彿要被他一碗藥灌下去的不是他的兒子,而是旁人。
“你剛才怎麼不灌?”謝景行問的鋒利。
“晴楨不讓。”永樂帝道。
晴楨是顯德皇后的閨名,而這個名字,已經很久沒有從永樂帝的嘴裡說出來過了。
半晌過後,謝景行才嘲諷一笑:“皇嫂一向心軟,或許是因為可憐自己死去的骨肉。”
“謝淵!”這話似乎是觸動到了永樂帝的痛處,他怒視著對方。
可換來的卻是謝景行一個漫不經心的笑容,他道:“所以現在要怎麼做?盧靜如何我不管,那孩子我也不想理會,盧家來了又走,鐵定以為盧靜肚子裡的孩子是護身符,怎麼送他們這份大禮呢?”
沒有子嗣的皇帝,突然有了唯一的子嗣,於是這唯一的子嗣就是救命稻草,不灌永樂帝願不願意,這儲君之位,都落在靜妃肚子裡孩子的身上了。所以今日盧家的人來了瞧見靜妃有了身子,既沒有吵鬧也沒有爭執,很快就離開了,或許在他們眼中,顯德皇后的皇后之位都要很快沒有了,他們憐憫都還來不及,就更不會不依不饒,權當是他們仁慈,做做好事吧。
這樣高枕無憂,可是事實呢?
自古以來就有四字,世事難料。
“盧家總是忘了一件事,你我都姓謝,身上留著謝家的血。”永樂帝漠然道:“而謝家人,都是無情的。”
☆、第二百二十章 身世
( )回去的路上,沈妙想著顯德皇后說的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靜妃到底是“母子平安”了,顯德皇后並未因此而惹上什麼是非,看上去似乎是十分圓滿的結局,沈妙卻怎麼都覺得不大對勁。等回了睿親王府,天色幾乎已經快要亮了,這時候再睡便已經很晚,況且沈妙也沒有心情休息。
驚蟄和穀雨見狀便分吩咐小廚房給他們二人去煮點甜湯來。沈妙和謝景行回到屋子裡,將門掩上,坐到桌前,看著謝景行道:“靜妃懷了孩子,盧家現在該如何?”
按理來說,文永樂帝沒有別的子嗣,於是靜妃所懷的孩子便是珍貴了,若是她懷著的又是個兒子,這未來的儲君之位只要不出意外,順理成章的都該是靜妃肚裡孩子的囊中之物。按理來說應當是這樣,可是顯德皇后的話裡,卻很是不以為然,這便有些令人深思,除非永樂帝還有別的孩子,否則又何以如此?盧家因著靜妃如今有恃無恐,永樂帝對付盧家的計劃就要因此擱淺麼?
沈妙覺得不可能。
謝景行聞言,淡道:“皇兄已經對盧家出手了,現在生不生都沒有區別。”
這話裡的意思是,靜妃肚子裡的孩子是一回事,盧家的結局又是另一回事。至多不過是靜妃因著孩子暫且保住一命,盧家還是按照最初的計劃覆亡。
沈妙皺了皺眉:“我與皇后娘娘說了些話,覺得有些奇怪,聽聞皇后娘娘曾經小產過,卻是因著靜妃。這其中是否是故意為止暫且不說,但就算皇后娘娘的性子再如何大度,又怎麼能安然無恙的看著靜妃安好這麼多年。”
謝景行正在給她倒茶,聞言卻是動作一頓。
沈妙盯著他:“你老實告訴我,皇上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子嗣,是故意為之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她想來想去,覺得永樂帝沒有子嗣這一條也實在是太過於奇怪了。每一任帝王,不管是明君還是昏君,都希望自己的子嗣越多越好。皇子越多,相互制衡,皇朝的局面也就會越穩定。便是傅修儀這樣的人,也是從來不缺子嗣的。之前沈妙就奇怪,永樂帝政績如此出眾,百姓安居樂業,又怎麼會到現在還朝廷不穩,後來見到子嗣這一頭反倒是明白了。因為永樂帝沒有子嗣,光是這一點,朝臣就會頗有微詞,說起來永樂帝已經很了不起了,若是換了尋常的帝王,若是身下無子,別說平衡這麼多年,怕是早就被人摘了黃袍,攆下臺做尋常人了。
謝景行許久之後才看向沈妙,目光有些奇怪:“你很想知道麼?”
“你從皇家狩獵場上回來後昏迷不醒的時候,我預感到有些事情會生出變化,但是當時我剛來隴鄴,對大涼的局勢也不甚瞭解,因此並不能忙得上什麼忙,所以除了去鳳頭莊找那位''高人'',其餘的事情一概幫不上忙。”沈妙道:“我不喜歡這樣被動的自己,若是有朝一日你也有大事要做,我總歸希望自己不是無用的。然而我什麼都不知道,就算有心,又如何幫的上忙呢?”
謝景行看了她一會兒,突然嘆了口氣,半是欣慰半是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