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部分,重生之將門毒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安公主自從睿王說了那句話後,整個人都陷入在怨恨的情緒裡,目光中都帶著恨意,看的皇甫灝都連連蹙眉。
總的說來,太子辦的這一場府宴還算圓滿,明齊的皇子們大約是想要摸清眼下秦國和大涼對明齊究竟是個什麼態度。秦國到現在為止,對明齊表現的都十分親近,並未有要為敵的意思。倒是個大涼來的睿王,不冷不熱,說不上親近,更提不上敵對,倒讓人不好捉摸。便是觥籌交錯,眾人酒酣耳熱的時候,他亦是因為未曾飲酒而神態清明,言語間滴水不漏,讓人沮喪。
到了最後的時候,睿王又是最早離席的。因為他的離席,明安公主的神情就更加不好了。火氣極重的明安公主在回去的路上一臉責罰了好幾個下人,就連過來同定王交公務函的屬下都被她大罵了一番。
那兩人不是旁人,卻是謝長武和謝長朝二人。傅修宜訓斥了他們二人幾句,明安公主這才罷休。等回到了定王府上,傅修宜將今日宴上發生的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幕僚們,思索道:“那大涼的睿王似是對本王有些敵意,在宴上刻意打壓?”
傅修宜很是招攬了一批能人,作為一名皇子,除了隱忍之外,他的心機籌謀或許算不得最高,可是招攬人才的方式和恆心,九個皇子裡卻是無人能比得過他。他能在數九寒天在對方柴門外巴巴一等就是一夜,亦可以為對方的家人謀劃一輩子的安穩富足的生活。因此跟著他的幕僚們除了有才,也對他忠心耿耿。一旦有什麼問題,他都能從幕僚嘴裡得到答案。
而馭人之術,才是一個帝王最應該學習的東西。在這一點上,傅修宜的確是個最優秀的帝王。
諸位幕僚各自沉思著,傅修宜看向最前面的青衫男子,道:“裴先生可有什麼見解?”
若說這裡的每一個幕僚都是傅修宜信任的人,那裴琅絕對能算傅修宜的心腹。裴琅是兩年前被傅修宜招到門下的。當時傅修宜看中了裴琅的才華,奈何裴琅本人並不貪慕權勢,最後傅修宜也是費了渾身解數,甚至以天下大義曉之以理,才讓裴琅動了心。而這個頗費了一番周折才籠絡到的人也不負傅修宜的厚望,在兩年時間裡,替傅修宜解決了許多難題。因此到了現在,每當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傅修宜總會第一時間想到裴琅。
裴琅皺眉道:“殿下可曾在別的地方與睿王有過交集?”
傅修宜搖了搖頭。
“這便奇怪了。”裴琅分析:“睿王既是代表大涼來的人,不應該獨獨看重殿下。如果說之前沒有交集,實在想不出為難殿下的理由。殿下並未礙著他的路,就算大涼要發難明齊,找的人也應當是陛下或者太子才是。”
傅修宜點頭:“我也是這般想的。或許……。”他沉吟一下:“或許是為了沈妙?”
“殿下此話何解?”另一個幕僚問道。
“我想了想,睿王說的那些話裡,同我有關係的,便只有沈妙了。只是當時我分不清他是玩笑還是故意,也覺得沈妙和他沒什麼關聯,現在想起來,覺得有些奇怪。”
有幕僚就道:“莫非,睿王和沈妙私下裡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麼?”
裴琅斷然道:“這不可能。”
眾人都瞧著他,裴琅說話極有信服力,他在傅修宜面前說過的話或是預言,總會在最後得到證實。眾人對他的推測便是再不服氣也得承認。
“睿王是初到明齊,沈妙也是跟著沈信回京不久,在這之前絕對不可能有所聯絡。若是在這之後,”裴琅拱手道:“殿下與睿王打了這麼久的交道,應當知道睿王是一個不好琢磨的人。大涼既然派了他來出使明齊,睿王也必然是個會權衡利弊的人。這樣短的時間裡,為了沈妙一個女人而與殿下敵對,這不符合利益。”
聞言,傅修宜沉吟道:“你說的也有道理。依裴先生所見,如今應當如何?”
“既然今日殿下也未受太大牽連,若是輕舉妄動,反而讓周王他們心生警惕。自朝貢宴後,睿王一直未曾提離開之事,留在定京定有別的事情要做。如今秦國仍在,倒也不懼。不放靜觀其變,看看睿王打的什麼主意,再做定奪也不遲。”
裴琅施施然道。
傅修宜點頭:“既然如此,就照裴先生說的做吧。”他按了按額心:“今日酒飲的多了,明日還要長朝,我先休息,諸位也都散了吧。”
傅修宜離開後,廳中的幕僚三三兩兩也都散了。無人與裴琅在一處,因著裴琅本就是孤身一人,並且在傅修宜面前又太過得信任,多多少少都會惹人眼紅,在定王府上,竟無人與他交好。
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