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部分,盛寵之嫡妃攻略,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覺燈火通明的大殿內,刺眼的光亮與紛亂的喧嚷,直叫人心緒浮躁,耳鳴目眩。

正欲出聲喝止,卻見守在殿外的趙全,得底下人通傳。片刻過後,大驚失色。只慌慌張張,兩手高舉過頭,捧著一封急報,踉踉蹌蹌奔進殿來。

“啟稟王上,南邊告急!公子丹叛亂,率兵北上。交州、益州兩地,接連爆發民亂。僅半月,叛軍與亂民勾結,已攻入冀州,出兵泰隆。”

趙全額頭汗如雨下,嘴上高聲承稟,整個人跟丟了魂兒似的,只覺這變化來得突然。前一刻他還在為諸多世家的倒臺,彈冠相慶。而今……趙全眼前一片發黑,只覺大事不好。

“巍丘——”文王暴喝,目光如電,冷冽射向太尉所在。

乍一聽聞南疆急報,太尉大人如遭雷擊,恍若夢中。腦子裡只一個聲音:這事怎麼可能?他手掌天下半數兵馬,公子丹率兵北上,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為何之前沒有收到半點風聲?

再看文王震怒之下,比鋒刃更犀利的逼視,由文王一手提拔的太尉大人,肝膽俱裂,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是日晚,被文王囚禁長達五晝夜的趙國公府世子顧衍,深夜,被內廷以刑訊之名,押送至御前。

馮瑛立在文王身側,眼見文王硬撐著病體,拿殿下之人問罪。那人屈膝跪在御前,儀態是慣來的恭謹有加。只此時此刻,這份恭敬,反倒成了對王權最大的譏諷。

馮瑛聽文王以顧氏滿門脅迫,那位只垂著眼,整張臉隱在暗處,一句“微臣知罪。”就這麼不軟不硬,給擋了回去。

要真能讓他認罪,便能了結此事。哪裡還用得著三更半夜,提他來見?想想眼下情勢,太子眼見要被罷黜,公子成杳無音信,公子丹起兵謀反,公子義是個怯懦避禍的。這場奪嫡之爭,到頭來,竟是哪個也沒能稱心如意。

文王急火攻心,隨手抓了案上玉石筆座,當頭衝他砸去。那人也不躲,就這麼不偏不倚,生生受下。

“好,好得很!於你顧衍而言,既是顧家滿門都捨得,寡人後殿關著那個,也一併斬了!”

後殿那人……馮瑛瞳眸一縮,悄然抬眼,果然見得那位終是有了動靜。

“啟稟王上,微臣並無篡位謀反之心。這天下,是司馬家的天下。大周天下,不容竊奪。”

他這一席話,不止馮瑛,便是文王也怔住。鬧出這般大動靜,牽連甚廣。如今才來表明衷心,豈非遲了?

“照你這麼一說,我司馬家天下,合該寡人傳位給公子丹那逆子?”見他額角被砸出道口子,傷得雖不重,卻也見了血。血珠順著額角滑落,一滴滴濺在光可照人的玉石金磚上,鮮豔奪目。

再聽他言之鑿鑿,無心王位。文王向後靠進寶座,莫名就舒了一口氣。終歸是病中,又上了年歲。便是帝王,也有心力不濟的時候。

文王高深莫測打量他,思量得深,一雙眼眸,光華明滅。

何以就到了這田地?文王自問,自他十三登基,在位已數十餘載。這其間,他勤政愛民,無一日懈怠。連下七道罪己詔,祭天祈福。便是如此,自昭和元年始,西北連年乾旱,顆粒無收。饑荒遍野,民怨沸騰。加之世家作亂,朝局動盪,京畿亦不安穩。

他自認比先王更勤於政事,奈何……文王冷然望著堂下之人,心底疲倦,越發抑制不住。

顧衍,好一個顧衍!

彷彿未察覺文王眼中透出的凜然殺心,他自袖袍裡掏出一方雪白的絹帕,抹一抹沾溼眼簾的血跡,肅然回稟。

“公子丹受封秦王,屬地交州。歷朝歷代,得封王爵者,自當遠離京畿,治理藩地。”這話明面上是說,早在公子丹受封秦王之時,便與儲君這位子無緣。他與顧氏,並無扶持公子丹上位的打算。

可偏偏,這話還有另一層深意。秦王既與大位無緣,那麼,同樣受封惠王、齊王那兩位,便該一視同仁。不該有的奢想,早些作罷的好。古往今來,儲君之選,祖宗禮法,左不過立嫡立長。

文王眸子一眯,彷彿要在他身上盯出個窟窿來。馮瑛心下急跳,怎麼也猜不到,這位大費周章,不惜與公子丹聯手,更命人擒拿公子成,為的,不過是為確保太子,儲位不失?

要說這位有這份衷心,馮瑛眼皮子直抽抽。這位當真是叫人捉摸不透。

再之後,馮瑛被文王屏退。雖有心窺探,卻也無計可施。

外間如何風雲波詭,人人自危,七姑娘被關在後殿,壓根兒不知曉。白日與春英絮叨些幼時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