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京津一帶,也出現了一些異樣的聲音。
不過袁世凱的心情依然很是暢快,在國會公佈出來的各省公投結果裡面,即便是反對帝制最嚴重的兩廣都是最終透過了國體改革。雖然他很清楚這是一份再自己操控之下而得出的結果,但也結果就是結果,總算是推開了大寶之位前面的最後一道門。
九月二十二日,袁世凱在總統府瀛臺宴會廳邀請各國使節和國內各大報紙記者召開釋出會。釋出會先是由總理趙秉鈞宣佈之前全國公投的結果,接著又簡單宣讀了北洋政府各部官員對成功改共和為君憲國體制度的祝詞。趙秉鈞之後又是副總統黎元洪、財政總長梁士詒、國政辦公廳主任孫毓筠以及籌安會總理楊度,分別進行擁戴帝制的講話,對袁世凱不遺餘力的歌功頌德,對帝制於中華得意施行而大感快慰。
當時有記者專門就袁世凱在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典禮上,所立下諄諄誓言表示捍衛共和一事,提出了質疑的言論。
孫毓筠似乎早有準備,立即做出了答覆,稱:“前此之宣誓,有發揚共和之願言,此特民國元首循例之詞,僅屬當時就職儀文之一。當日之誓詞根於元首之地位,而元首之地位,根於民國之國體。國體實定於國民之意向,元首當視乎民意為從違。民意共和,則誓詞隨國體而有效;民意君憲,則誓詞亦隨國體力變遷。今日者,國民厭棄共和,趨向君憲,則是民意已改,國體已變,民國元首之地位已不復儲存,民國元首之誓詞當然消滅。凡此皆國民之所自為,固於皇帝渺不相涉者也。”
顯然,此次釋出會所邀請的來賓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斷然不會有不識抬舉者混入其中。之前提問的記者只是遵照事先的吩咐提出質問,其目的就是要將袁世凱稱帝之後可能授人口實的地方全部抹清。
在前面幾位政府要員、社會賢達接連完成前奏之後,袁世凱這才表現出極其沉重和複雜的表情,邁步走上了主席臺,以十分誠懇的語氣演講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予之愛國,詎在人後?但億兆推戴,責任重大,應如何厚利民生,應如何振興國勢,應如何重新整理政治,躋進文明,種種措置,豈於薄德鮮能所克負荷!前次掬誠陳述,本非故為謙讓,實因惴惕文縈,有不能自己者也。乃國民責備愈嚴,期望愈切,竟使子無以自解,並無可諉避。”
言下之意正是他本來是萬分不情願卸任大總統而登基稱帝,只是出於國民的期望以及為了尋求更好的治國之道,無奈之下才接受推戴當這個皇帝。
招待會最後,袁世凱正式任命楊度為“改制使”,全權負責國體過度的大小事宜,並且操辦登基典禮。至於正式登基的日期則經過商議之後再對外公佈。
釋出會結束後,袁世凱心滿意足的回到懷仁堂。袁克定以及總統府內務處的一眾親信官員早已齊聚前廳,等到袁世凱跨門而入時齊齊擁上前來道賀。雖然已經進到自己的屋裡,但是袁世凱臉上依然表現出無奈和謙遜之態,對眾人說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自嘲之話,又搖著手讓眾人不要多言此事。
回到後院書房,袁世凱並沒有心思休息,開始構思自己登基稱帝之後的封賞。
然而沒過多久,忽然傳來一陣敲門聲,隨即是侍從長蔭昌的請示:“大總統。”
正文 第42章,忠言逆耳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5…28 12:54:34 本章字數:2496
雖然大總統的稱謂已經跟了袁世凱好幾年,但這會兒聽起來已經覺得彆扭和刺耳了。不過他依然保持著心平氣和,應聲讓蔭昌進來。
“午樓,何事?”
“段總長在前廳求見。”
“哦?是嗎?這些日子也沒見芝泉有什麼動靜,今日反倒過來找我。也罷,該交代的始終是要有一個交代,去請他進來吧。”袁世凱先是嘀咕了一陣,隨後不疾不徐的吩咐道。
“大總統,段總長今天的情緒似乎不太好,您最好還是別見了。”蔭昌沒有急著離去,反而語重心長的提示道。
“哦,無妨,芝泉又不是別家的人,沒什麼好避諱。你去帶他過來吧。”袁世凱臉色稍微有了一些變化,不過仍然堅持前見的說道。不得不承認,如今最讓他感到頭疼的並不是南方那些革命黨,恰恰是自己手底下的這幾個親信心腹。他甚至不能確定這些人現在還能算是自己的親信心腹了。
“是。”蔭昌無奈,最好轉身又退出了書房。
過了幾分鐘後,蔭昌再次返身回來,帶著段祺瑞走進了袁世凱的書房。
後院書房因為考慮私人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