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題,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在這個時候肯定還是要緘默三分為妙。省得禍從口出。
“咱們北方的報紙自然只會把新聞往好的一面來報道。不錯,就目前牌面上的對局而言,你叔父早先下了一些功夫在要害之地做預防,無論是營造咱們北洋軍的聲勢還是收買南方軍閥為己用,可以說都做的很到位。論兵力、論財勢、論民間支援,護國軍政府自然是遜了我們好幾籌。正面作戰,護國軍政府毫無勝算。”段祺瑞這會兒沒什麼興致,既然袁肅不願意開口,那就索性自己先把話抖出來。
“誠如大人所言,晚輩並無絲毫異議。”袁肅面無表情的說道。
“蔡鍔不是笨蛋,南方那些軍閥也不是一點見識都沒有,然而他們明知道此一役凶多吉少,我就不信單憑一個莫須有的信念他們就敢掏家底子來賭這一場。”段祺瑞加重語氣說道。
“哦?這麼說,大人是以為護國軍政府的那些人是另有所圖?”袁肅稍微改變了臉色,顯出了幾分認真的樣子問道。
正文 第51章,剖心之言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5…30 12:53:10 本章字數:3012
“顯而易見,西南那幾個省的督軍之所以敢拼上一把,自然是因為他們有把握。如果說他們本身的實力有限,那麼這份把握只有可能會出現在我們北洋內部。”段祺瑞擲地有聲的丟擲了自己的結論。
聽完段祺瑞的話,袁肅不由的心頭一堵,很自然的就把這句話與自己之前跟革命黨人接觸的事情聯想在一起。從段祺瑞一見面那番有暗示意味的話裡就可以聽出,縱然段祺瑞現在已經身無官職,但在天津依然訊息靈通。難不成自己暗中籌劃的事情居然走漏了風聲?
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真的與革命黨走到一塊,無非是放出一個假的風聲,給南方革命陣營製造一點信心罷了。要說革命黨人都是理想主義者,說幾句話就輕易信以為真那是情有可原,可整個西南諸省的軍閥們一個個都習慣了精打細算,怎麼可能就單憑這一番空口無憑的話就全當作是希望所在?這未免也太兒戲了吧?
更兒戲的還是段祺瑞,豈不說對方從哪裡弄來這個訊息,現如今他在法租界每天都老老實實的過小日子,還被袁世凱派來的那麼多耳目監視,總不會連這一點風言風語就咬著不放。
遲疑了一陣之後,袁肅才略顯疑惑的說道:“段大人這番話,晚輩卻是有些不明所以了。”
段祺瑞仔細盯著袁肅,極其認真的說道:“你不是不明所以,相反我猜你肚子裡面一定再清楚不過我的意思了。這麼說吧,其實你一早就看出咱們北洋內部埋有禍根。你叔父看似一手遮天,可以把整個北洋都牢牢掌握在手裡。但是這只不過是一個表面,而且還是下面的這些人故意做出來的表面。“
之前袁肅還是擔心,生怕段祺瑞會咬著他與革命黨人來往的事情不放,可是現在卻又變得疑惑不解起來,按照段祺瑞的意思顯然並非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樣。只是不管怎麼說,段祺瑞如此針鋒相對的點出自己肚子裡最清楚不過,也算是八九不離十,怎能不叫人吃驚?
略微停頓了一會兒,段祺瑞見袁肅沒有說話,但是對方的臉色卻變化莫測,多少已經透露算是預設了。他淺顯的笑了笑,接著又說道:“袁公子你是聰明人,從始至終你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當然,或許你一開始並沒有這麼想,恰恰是因為去年你叔父莫名其妙開始提防你,逐漸沒收了你的實權,所以你才起了異心。”
如果說一開始只是吃驚,但是此時此刻對於袁肅來說卻是從吃驚直接演變到佩服。在真正有慧眼的人面前,繼續偽裝是沒有任何意義,與其費盡心思去揣測對方是如何獲悉這許多的秘密,還不如坦誠的對待。薑還是老的辣,這句話必然是有其中的道理。
唯一值得慶幸的時候,看來段祺瑞是沒有將他之前與革命黨人來往的事算在裡面,也就是說即便讓段祺瑞猜出了自己是別有企圖,無論如何也是沒有多大的負面影響。
“大人既然已經這麼認為,晚輩再狡辯也沒有什麼意義。不錯,晚輩確實有自己的盤算,可是人非草木,又有誰沒有一點私心呢?就連大人您都說了,晚輩在遼東奮力鏖戰,為我北洋和我叔父博回了多大的名聲和地位,到頭來卻才剛剛進京就被明升實降,這口氣如何能順的下來?然而,即便如此,晚輩決計沒有任何對北洋不忠的念想。”
袁肅現在到底還是不清楚段祺瑞的心思,故意在話語最後的一句加上對北洋效忠的話,就是要試探一下段祺瑞到底究竟知道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