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發電報到鞍山,讓張作霖的十七師看準時機,亦可主動出擊。不要老是蹲守在鞍山,小鬼子的部隊大部分已經集中在蓋州這邊了,遼東半島中部地區一定有不少空子可以讓我們鑽一鑽。”袁肅又說道。
“可是,司令,旅順那邊的日軍還有一個十八師團沒有動呢?”這時,一名參謀官趕緊提醒的說道。
“既然他現在都沒有動,短時間之內顯然也不會動。十八師團是日本擬定用來進攻青島的部隊,此次第五師團貿然向我們發動進攻,其目的無非就是向對我們施壓,以期阻止我們透過外交手段收復青島。他們以為只要能夠達成目的,到時候十八師團還會繼續前往青島完成原定的任務。所以,十八師團一時半會肯定不會攙和遼東這邊的作戰。”袁肅分析的說道,這一點他還是很有把握的。
當然,一旦日軍發現遼東這邊的戰爭陷入困境,到時候肯定還會被迫調出十八師團,甚至更多的部隊來投入這場戰爭。不過這也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自然就是要趁日本人“自我感覺良好”之際好好鑽一把空子。
“知道了,我這就去安排電文。”杜預沒有質疑袁肅的決定,點頭答應了下來。
“再給我安排加密電文傳送到陳公臺的師部,給他一天的時間,讓他拿出一個進攻丹東的作戰方案給我。”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後,袁肅再次下達了命令。
聽完袁肅的這項命令,參謀室的眾人都露出了不同程度的驚愕。
之前讓駐守鞍山防線的十七師伺機先發制人,這已經需要承受極大的風險。現在居然還要讓哈達碑防線的中央陸軍第十師主動制訂出擊丹東的作戰計劃,這不僅要承擔更多的風險,甚至完全顛倒了攻守雙方的位置。
當然,並不是說戰場上不能變通,相反戰場上最需要的就是變通。只不過攻守雙方的位置一旦發生顛倒,就目前的局勢而言還要考慮對政治和外交上的影響。英法兩國已經挑明立場會在大局上支援日本,這會兒西方列強還能在私底下教訓日本,敦促日本儘快結束戰爭。可中國軍隊主動擴大戰爭規模,弄不好就會觸怒西方列強,到時候的後果只怕會不堪設想。
更何況丹東又是銜接遼東到朝鮮的重要交通要地,不管打得下來也好,打不下來也好,對中國目前的戰況來說都不見得有任何好處。或許日本駐軍疏忽對丹東的駐防,第十師發動偷襲能夠一舉攻佔這裡,可之後日軍從朝鮮和旅順輕易的便能抽調部隊發起反擊。等到了那個時候,那就相當於招惹來更多的日軍投入這場戰爭。
單單一個第五師團已經夠讓遼東防線吃不消了,等十八師團、十九師團甚至二十師團一股腦的全部一擁而上,單憑區區七萬人的部隊,還怎麼可能守得住?
“司令,這樣太冒險了吧。不說其他,就說萬一鬧大了,日軍的十八師團直接投入作戰,很快就能抄了哈達碑和鞍山的後路,對我們來說大有不妥啊。”一名參謀官趕緊勸說道。
“是啊,雖說日本人現在不敢貿然擴大戰事,可我們也犯不著得寸進尺。就算要佔這個便宜,也應該是迴圈漸進才是。這一下子就打到丹東去,對中日雙方的處境可是一點餘地都不留的呀。”另外一名參謀官也急忙附和著說道。
袁肅是很清楚他身邊這些參謀官的資質,連自己的嫡系都是一些欠缺實戰經驗的人,至於其他參謀官要麼是剛從軍校畢業分配到這裡沒多久,要麼是臨時從下面提拔上來。不能說這些人一點能力都沒有,只不過是這些人的能力需要得到提煉。
參謀官的擔憂都只是出於片面因素的考慮,從正常的思考模式來說,的的確確有道理。但是戰爭如同風雲,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並且領導戰爭的人還需要深入局勢背後來看待局勢,就如同撥開撥開雲霧一樣。
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目的偏偏就是為了顛倒攻防雙方的角色。
戰場不可能靠死守來獲得最終勝利,更何況俗話說的好,“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
再者,既然任誰都知道日本不敢輕易擴大這場戰爭,那麼他就一定要揪住這一點,儘快將戰爭的局面升級,哪怕雙方投入的兵力始終不過就是手頭上的幾萬人,但在名義上、氣勢上的升級同樣是能造成極大的影響。
參謀官擔心的是日軍幾個師團的戰鬥力,但是袁肅看準的一點是日本應對這次戰爭所預備的後勤物資供應。他相信現在支援第五師團作戰的日軍後勤資源,基本上就是旅順司令部的常備資源,一旦戰爭升級,對應的物資消耗就會擴大,到時候只怕連準備進攻青島的那部分物資也得臨時徵用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