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當然知道歷史上張謇與袁世凱分道揚鑣的緣故,其實張謇對帝制也沒有太大的異議,就算不支援但也沒有很強烈的抗拒。最終是因為袁世凱迫不及待希望取得日本支援,與日本簽署了《二十一條》,這件事讓張謇實在是難以接受。《二十一條》不僅直接損害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利益,更是有極大的喪權辱國成份在其中,當然是公私俱損。
可是如今歷史已經改變,袁世凱並沒有簽署《二十一條》,而且還在國家主權上有了一定建設性的動作,張謇理論上不應該再有反對的意思。可為什麼這會兒對方會挑明瞭對帝制表示質疑的意思呢?
“老夫之所以說對小袁公子你有誤會,正是因為早先小袁公子似乎是擁戴你的叔父稱帝,直到前一段時日老夫都還在為這件事記掛於心。不過最近又突然聽說了一些訊息,又說小袁公子你並不是真心實意擁戴帝制,所以對之前的誤會感到對不住。”張謇繼續說道。
“哦?敢問四先生是從哪裡得知這些訊息的呢?”袁肅愈發感到疑惑不解的問道。他從始至終對帝制一事表現都很含糊,可謂是一時一個意思,不過終歸還是維持在一個平衡點上,既不支援帝制也不反對帝制。
正因為如此,張謇憑什麼斷言自己“並非真心實意擁戴帝制”?這其中可有什麼企圖?
單單從張謇說出質疑帝制的話這一點,袁肅就已經可以確定張謇本人是北洋內部意欲反袁的成員之一。也就是說,他與張謇非但不是一路的人,甚至還應該是敵對的關係。
“呵呵,如今都到了這個時候,老夫我也不怕跟小袁公子說實話。其實在咱們北洋內部一直都有不少人對項城推行帝制感到唐突,別說大家心裡都沒有一個準備,項城甚至連一聲招呼都不打,全然是一意孤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