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步安排到位。當然,鑑於礦脈資源的原因,礦場的規模可能不會像您想象中的那麼龐大。”彭加勒慢條斯理的解釋道。
袁肅暗暗冷笑:你們當然沒能發現這裡的大礦脈,真若被你們這些外國人捷足先登,日後怎麼可能還會有司家營鐵礦的出現。
當然,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問題並不是礦場,而是這些洋人企圖在灤州走私古董文物。
“走私”只是一個學面上的形容詞,更直白的說法那就是“竊奪”。
他深知在二十一世紀時,國人為了向大英博物館、盧浮宮、波士頓美術院等等索回當年被竊取的國寶古董,費盡千辛萬苦、耗盡所有資產,但最終只能取得微乎甚微的成果。
當中國的學者只能在外國人的博物館裡研究本國的歷史時,這不僅僅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更是一種刻骨銘心的恥辱!
從一箇中國人的身份立場上,袁肅確實不希望自己成為洋人竊取中國古董文物的幫兇,古董文物是國家民族的文化遺產,而文化價值絕不僅僅是書本文獻上的一些描述。文化是一個文明的底蘊,是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失去文化那就好比抽去靈魂。
正文 第6章,暗藏勢力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2…11…21 2:09:15 本章字數:3142
然而,在想到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這一層面時,袁肅又不禁疑惑起來。如果不能改變中國的歷史,仍然要經過四十多年的磨難,到時候失去的又豈是一批文物古董?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時時刻刻煎熬在亡國滅種的威脅之下,連國家、民族都沒了,文化又有何用?
他甚至想到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一些愚昧的古蹟管理者在面臨經濟困難時,同樣義無反顧的將館藏珍寶賤賣出去。故宮的一套鎧甲只賣五角錢,銅器古董竟按斤販賣,清朝時期的蠶絲被全拆成金線倒賣。
正如他之前已經料到的那樣,自己現在與彭加勒所做的是一筆交易,在這個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並且自己眼前的問題也並不是先有雞先有蛋的問題。他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