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袁革命軍”除了少部分地方正規軍之外,大部分還是臨時動員起來的民夫。而在所謂的“地方正規軍”當中,最“精銳的中堅力量”卻還是前清時的鄱陽湖水師,民國成立後改編為水上警察。
湖口宣佈起義之後,由於歐陽武和劉世均皆是消極的態度,既沒有響應“討袁”,也沒有遵奉北洋政府的命令執行鎮壓。因此才一開始的兩天,討袁革命軍進展還很順利,甚至還反攻南昌,迫使歐陽武撤退到吳城。
整個江西省的討袁革命軍一共有兩支,除了李烈鈞所組織的這一隊人馬之外,另外還有昔日李烈鈞的部下林虎。比起李烈鈞倉促整隊的討袁軍,林虎一部原本就是大革命時期的一直新軍部隊,民國成立之後規劃在李烈鈞麾下,率領三個營人馬駐紮在餘江縣。
李烈鈞開始反攻南昌之際,林虎也隨即從餘江縣起兵,並一路高歌猛進的沿著官道快速進軍,意圖從南方進逼南昌。
到了二十日,北洋第一軍兩師三旅的兵力分別開抵湖北和江西與安徽交界地區。
第一軍總指揮段芝貴調派王佔元第七師攻湖北,李純兩旅進攻江西,後又調派張敬堯第八師進攻湖南。並且還聯絡駐紮九江的長江艦隊,由湯恩銘率領艦隊沿長江協助第一軍發起進攻。長江艦隊先在九江江面炮擊李烈鈞部,在遏止住李烈鈞進攻南昌的勢頭,並等到李純進入江西境內之後,這才又沿江而上來到湖北境內。
李純兩旅約五千人的兵力,雖然人數不算很多,卻大多裝備精良,陸軍炮兵掩護,江面又有艦隊支援。單單二十日這天中午,其部將飛快的奪佔南昌西北城鎮,進而向東南方向李烈鈞部發起強攻。
到二十日晚間,整個江西的形勢立刻扭轉過來。
在強烈炮火壓制之下,李烈鈞部甚至連還手的餘力都沒有,防線徹底崩盤,一路向贛南方向撤退。從南昌南部撤出之後,正好與趕到的林虎部會合。李烈鈞與林虎商議,南昌地理不利於討袁軍作戰,既沒有重火力支援,又要遭受艦艇的壓制,最好往南方轉移再做打算。
為了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