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部分,武夫當國,淋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5日方抵達上海。而在11月12日,上海都督陳其美倡議,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附和,三人聯名通電,呼籲在上海召開會議,到11月15日為止,已經有7省代表抵達。代表一致認為上海比較安全,向武昌方面建議在上海召開會議。但是武昌方面堅持要在武昌開會。11月30日,共有11省代表齊集漢口,在英租界召開第一屆“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推湖南代表譚人鳳為議長。12月3日會議透過了《臨時政府組織大綱》。4日會議接到攻克南京捷報,於是決定轉移到南京繼續開會。
南京代表會議時期(1911年12月16日至1912年1月28日)。12月16日在南京繼續召開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到會代表45人,共代表蘇、浙、湘、鄂、川、滇、晉、陝、皖、贛、閩、粵、桂、奉、直、豫、魯17省。會議推選浙江代表湯爾和為議長,廣東代表王寵惠為副議長,福建代表潘祖彝為書記。12月29日會議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告中華民國成立,並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3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補選黎元洪為副總統。在1月28日臨時參議院成立後,該會結束。
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
臨時參議院是在正式國會成立之前的臨時機構。民國初年出現過兩次臨時參議院。
第一次臨時參議院是1912年1月28日在南京成立,到第一屆國會成立之前。林森為議長,王正廷為副議長。4月2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至北京,4月4日議決該院遷至北京。4月29日在北京行開院典禮。5月1日,參議院改選議長,選吳景濂為正議長,湯化龍為副議長。'1'
第二次臨時參議院是在粉碎張勳復辟之後,到第二屆國會(安福國會)正式成立之前。王揖唐為議長,那彥圖為副議長。第二次臨時參議院原本是研究系梁啟超的主張,但是研究系臨時參議院梁善濟競選議長失敗。
民元國會,是中華民國成立後的第一屆國會。1912年8月27日,臨時大總統袁世凱頒佈了臨時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參議院議員選舉法》和《眾議院議員選舉法》,併成立了一個辦事臨時機構“籌備國會事務局”。根據《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國會分上下兩院:參議院和眾議院。
參議員,22行省,每省各10名;內外蒙古、西藏、青海,各設選舉會,分別選出27名、10名、3名;另由中央學會選出8名;各地華僑選出6名。按法定名額,則參議員共有274人。仿照美國製度,六年一任,兩年一選,以保持其新陳代謝。
眾議員的名額,則依各地區人口多寡定之。每80萬人口選眾議員一人,然每省至少有眾議員10人,人口不足800萬的小省份亦照選。唯蒙古、西藏、青海則參眾議員人數相等。22行省中以直隸(河北)人口最多,有眾議員46人。人口最少的省份如新疆、吉林、黑龍江,各選眾議員10人。其他各省多寡不等。任期三年為一屆,三年一選。選舉分初選和複選,條例滋多,不俱載。按法定名額,全國共有眾議員596人。參、眾兩院合計共有議員841人。
1912年12月初至1913年3月,全國各地根據選舉法選出參眾兩院國會議員。登記選民共四千萬以上,佔全國人口9。98%。選出的議員,主要包括政治活動家、自由職業者、原清朝官吏等;其中,gmd籍議員約佔45%左右,是國會第一大黨。
1913年4月8日,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北京正式召開,地點在原財政學堂。議員們首先公推議員中年事最高的雲南參議員楊瓊為臨時主席,此後數月內依法進行了議會議長選舉,中華民國大總統選舉。國會全院委員長林森,參議院議長張繼,副議長王正廷,眾議院議長湯化龍,副議長陳國祥。9月11日,透過熊希齡內閣名單。10月6日,兩院選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一屆正式大總統。10月7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10月10日,袁世凱正式宣誓就任正式大總統。
1913年7月,孫中山組織二次革命並失敗。10月6日,袁世凱經國會選舉,當選正式大總統。11月4日,袁世凱以“叛亂”罪名下令解散gmd,並驅逐gmd籍的國會議員,導致國會由於人數不足無法運作而休會,袁世凱另行召集“中央政治會議”和“約法會議”,取代國會。1914年1月10日,袁世凱正式解散國會。2月28日,袁世凱更下令解散各省議會。5月,袁世凱成立參政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