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童話人格,愛之冰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哺育隨同生理的哺育一同造就著小男孩的成長。小男孩在性生理與性心理兩個方面同時發育著。他的性意識越來越明顯,在一兩歲時,就有了很多分明的表現。而到了三至五歲時,我們便看到了典型的俄狄普斯情結。在他的世界中,主要地只有一個異性,那就是母親,主要地只有一個同性,那就是父親。他的性意識便非常集中地表現為戀母憎父。
當人類沒有得到弗洛伊德的告誡時,當一般社會民眾缺乏心理學常識時,這一切不僅在小男孩本身是不自覺的,在他的父母及周邊的成年人中也是矇昧的。當一個小男孩在嬉戲中舉起玩具手槍,吵嚷著“打死爸爸”時,周邊的大人們連同父親本身都會哈哈一笑,引以為趣。當成年人逗笑地問著小男孩“你長大娶誰呀?”小男孩脫口而出“娶媽媽”時,又引來成年人包括其父母的歡樂大笑。這在千萬個家庭都發生過的小小場面,已經天真無邪然而又確實無疑地暴露出小男孩的戀母憎父情結。
在兒童的那個年齡段,這種戀母憎父甚至可能變為幼稚而痴憨的娶母弒父妄想,這一現象曾被弗洛伊德等心理學家屢屢在精神個案中發現。這一階段小男孩的俄狄普斯情結表現得十分強烈,特別是某些家庭環境,尤其會使這個情結滋長壯大。
如果不是男孩而是女孩,俄狄普斯情結便成了埃勒克特拉情結。除了比較特殊的情況以外,幾乎沒有例外。正視這個事實是認識自我的必要環節,是人類戰勝斯芬克斯怪物必須有的智慧。
俄狄普斯情結在兒童的某個年齡段可以說是最有力的情結,它控制著這個年幼的生命。也正是從這個階段開始,人類的文化對他實施規範,使他開始了對抗和克服自身俄狄普斯情結的漫長過程。
這個過程最初可能是從意識到了戀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