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童話人格,愛之冰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是眾多子女中不被父母重視的,倘若他是兄弟姐妹中被父母忽略甚至是遭到厭棄的孩子,那麼,在有些情況下,他會在心中種下對父母的怨恨,這種怨恨使他一生都對父母怨氣沖沖;而在有些情況下,他卻相反地鑄成了典型的“小金魚情結”。這個小男孩(或者小女孩)長大之後,會比他的兄弟姐妹更殷勤地表現對父母的孝順。

“小金魚情結”會成為強大的心理動力。

也可能,父母開始並不很領情,他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堅持下去,他希望父母滿意,希望自己越做越好,在父母沒有意識到他是最好的孩子之前,他可以忍辱負重地一直做下去。

倘若父母終於意識到這一點,對他滿意了,並把他當做最好的孩子,他會感到莫大幸福,然後,才會獲得心理上的平靜。

有的人可能最終也無法得到父母的滿意,最終也未能洗去從小在父母面前失寵的委屈,那麼,只有像故事中的小金魚一樣了,無言地沉入深深的大海。

漁夫的老婆是又一種典型。她面對世界,面對丈夫,總是怨天尤人,總是不斷索取。這種索取常常表現得貪得無厭。

她這樣做,既是由丈夫現實生活中的無能、對妻子的虧欠造成的,又是她本人從小的社會家庭經歷造成的。

無論是由哪些具體原因彙集而成,漁夫的老婆必定一生都生活在這個情結中:對丈夫不滿,對家庭不滿,對生活不滿,總是感到自己被虧欠。這種情結我們可以稱之為“漁夫老婆的情結”。

這樣的情結在生活中也會成為支配某些女性的核心心理力量。

在《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大概所有的人,無論是男人女人,最初都會對漁夫產生同情,對他的老婆感到憎厭。

然而,向生活索取並非罪惡;對無能的丈夫不滿也不是罪惡;貪心甚至幻想著飛黃騰達同樣不是罪惡。這或許是每個人心靈深處都有的慾望。只不過在行動中慾望不可過限,一旦過限就成為愚蠢,要受到懲罰。

當懲罰落到貪心的漁夫老婆身上時,讀者甚至可能隱隱生出一絲對老太婆的同情。這是對一個痴心妄想了一陣之後又回到苦難中的女人的同情。公允地說,她的苦難是和男人有關的。

審視了對貪心的老太婆由憎厭到憐憫的情緒轉化之後,我們便又想到,這個童話是男人的夢。它到處表現出男人的思想感情邏輯。

這個邏輯就是報復了女人,又原諒了女人。

首先,用不斷滿足妻子的索取補償了丈夫的虧欠心理;而後,又用批判女人的貪心使受欺凌的丈夫實現了報復;最後,用同歸窮困相依為命的結局表現了對女人的寬諒。

一個像漁夫這樣虧欠了女人又被女人欺凌的懦弱男人,終於用《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實現了內心潛存的全部願望。

漁夫、漁夫的老婆和小金魚,同是令人同情的人物。

漁夫情結,漁夫老婆情結,小金魚情結,同是令我們嘆惜的情結。

第十一章埃勒克特拉情結

“俄狄普斯情結”是男孩情結;與它相對應的女孩情結被稱之為“埃勒克特拉情結”(Electracomplex)。

埃勒克特拉是古希臘參與殺害母親的神話人物。“埃勒克特拉情結”概括的是女性在兒童時期形成的戀父憎母情結。

同“俄狄普斯情結”一樣,“埃勒克特拉情結”也是兒童一般必然存在的傾向。發現了男孩的“俄狄普斯情結”,繼而聯想並發現女孩的“埃勒克特拉情結”並不困難。

“埃勒克特拉情結”同樣普遍地在童年時代形成。它也不單是由弗洛伊德所講的生物性的性慾本能所決定,而帶有人類社會文化的諸多鑄造。

在正常的童年環境中,埃勒克特拉情結會被人類的社會文化逐步抑制與克服,最終發展起健全理想的人格。在健全理想的人格中,雖然埃勒克特拉情結還會不同程度地潛存在女子的心靈深處,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表現,但那都是很正常的情況了。

倘若在兒童時期與父母的關係沒有受到心靈創傷,倘若父愛與母愛既不缺乏又不過濫,倘若再有一個比較善於正確對待女兒成長的母親,那麼,女孩就能夠在順利抑制、克服“埃勒克特拉情結”的過程中發展起健全理想的人格。

女孩同男孩一樣,自胎兒時起已經有了生理性別。當她一旦哇哇啼哭地降落於世,不僅以明確的生理性別出現,也開始處在性別角色明確的心理環境中。她的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