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網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部分,學習改變命運,笑傲網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力,拖延時間,難於奏效。而應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即集中六倍、五倍、四倍於敵,至少也是三倍於敵的兵力,並集中全部或大部的炮兵,從敵軍諸陣地中,選擇較弱的一點(不是兩點),猛烈的攻擊之,務期必克。得手後,迅速擴張戰果,各個殲滅該敵。”

這段話寫於1946年9月,國共內戰剛剛爆發後不久。當時共產黨擁有軍隊一百二十萬人,裝備大都是“小米加步槍”,還有少量的火炮,而國民黨擁有正規軍二百萬人,主力部隊都配有美式裝備,還有大量日軍投降繳獲的裝備,並有少量空軍。雙方實力懸殊,但共產黨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正確戰略戰術方針,最後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

我們以蔣介石1931年6月對中央蘇區進行的第二次“大圍剿”為例來看“集中”與“分散”所帶來的截然不同的結局。

其時老蔣調集了約20萬兵力,而紅軍只有3。4萬人。但蔣介石剛剛在名義上統一中國不久,手下的眾多部隊大多是投降的各地軍閥,並不齊心。而且他選擇了從分兵冒進的戰術“厚集兵力,長驅直入,先求擊破紅軍主力,搗毀紅軍根據地,然後再逐漸清剿。”將十七個師的兵力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包圍中央蘇區,但各自為陣,缺乏聯絡,形成了一個斷斷續續約八百里長的弧形包圍圈。毛澤東看準了公秉藩的28師和王金鈺的47師從北方遠調而來,水土不服,不習慣山區作戰,是敵軍的軟肋,於是集中全部四個軍約三萬人,在江西富田將其大部殲滅。然後趁勝追擊,連續作戰,半個月之內從江西贛江一直打到福建北部山區,五戰五捷,橫掃700餘里,殲敵3萬多,正是“七百里驅十五日,橫掃千軍如卷席,贛水蒼茫閩山碧!”其它圍剿部隊聞此訊息,紛紛撤退。第二次“大圍剿”失敗。

集中優勢兵力和專心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