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夢入芙蓉浦,擊水三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忍不住責備那婦人,“孩子都病成這樣了,你還不帶孩子去看病。”
那女人抽抽噎噎地望著孩子哭,頭上身上還站著稻草屑,也沒想起來去弄掉。楊沐端了冷水過來,那婦人自己擰了帕子給孩子敷額頭。楊沐又去給孩子倒了點開水來,喂孩子喝下去。忙了一通,孩子喉嚨間的響動小了點。
“娘,這位大姐,我們先吃飯吧,一會兒吃了飯,我去找大夫來給他看一下。”楊沐看著孩子安穩些了,又見桌上的飯菜都快涼了,便催著先吃飯。
那婦人絞了一下手,囁嚅著說:“我兒兩天沒吃東西了。”
楊沐明白了,這孩子的病,多半是餓出來的。便從桌上舀了一碗雞湯,撇去油脂,遞給她:“先喂孩子喝點湯。他還病著,要吃軟一點的食物。”
那婦人千恩萬謝接過湯碗:“恩人你們先吃,我先喂孩子。”
第三十七章 新成員
楊沐扶了母親去吃飯,一頓年夜飯因為這兩位不速之客弄得氣氛有些怪異,但是既然叫了人家來,那就得好好招待不是。一大桌豐盛的菜,母子倆也沒吃出什麼味兒來。楊沐吃了飯,又叫那女人來吃,自己則去熬了點粥給那孩子備著,這才出門去請楊林。
楊林很快就來了,聽說這事還挺驚訝的。他也沒多問,給那孩子把了脈,說是感了風寒,再加上飢餓,發燒加咳嗽,病情還不輕。還好楊林帶了些專為小兒生病準備的一些枇杷膏和丸藥,先給他餵了一點,又吩咐婦人用高度白酒給孩子擦身子散熱。忙了好一陣,那孩子終於哭起來,抽抽噎噎的,直喊餓。
楊沐連忙將熬好的粥端過來,給他餵了一碗,那孩子還喊要吃。楊林連忙制止了:“乖孩子,先睡覺,明天再吃吧。”因為餓得久了的人不宜吃太飽。
那孩子淚眼朦朧:“明天還有嗎?”
那婦人連忙說:“有的有的。”
他才滿足地嘆口氣,閉上眼睛睡去了。
除夕晚上要守歲,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是為祈福,也為珍愛光陰,年輕人守歲,是為父母祈福延壽。楊母本來也想陪著兒子一起守的,但是楊沐不讓,說是母親身體才好點,怎麼能熬夜受涼,讓母親先睡了。楊沐給那對母子生了一個炭盆,自己守在母親房裡,看著書一直等到外頭天色泛白,此時雪已經停了,但是地面上積了厚厚的一層,他開門去放了爆竹,才回床上小眯了一會。
待天色大亮了,楊沐醒過來,母親已經起來了,正拄著柺杖在廚房忙活呢。楊沐連忙去扶她:“娘,您別忙,我來。”
“我沒忙,都是桂琴在忙呢。”楊母笑著說。
楊沐往灶臺後一看,有個收拾得很利落的女人正在麻利地燒火,才想起昨晚的那對母子來。“大姐,孩子好點了嗎?”
那婦人笑著說:“已經不燒了,就是還有點咳嗽。多謝你啊,大兄弟。”
楊沐扶母親坐到輪椅裡:“大姐不必客氣,以後就叫我楊沐吧。不知大姐是哪裡人氏,怎麼這個時節流落到外頭?”也不怪楊沐直接,這事兒遲早是要知道的。
那婦人沉默了一下,然後說起自己的身世來。原來這女人叫桂琴,五六歲大的時候過元宵節,跟著家人去看花燈,被拐子拐了去,賣到汀州給人做童養媳,一呆就是二十年。公婆死後,丈夫好賭成性,輸光了家產,最後竟將自己母子當做賭資輸了出去。她得了信,帶著兒子逃了出來,也不知道去哪,只隱約聽人說起自己是吳州人氏,就一路奔吳州而來,興許可以找到自己的家。因當時年幼,具體也不知道家是哪裡的,只記得家門口有一座大石拱橋。吳州這麼大,石拱橋也有無數座,真是不知何處是家。這邊又擔心夫家會找來,一路尋訪一路躲藏。不巧兒子病了,看到楊沐家沒人,院子又偏僻,就在楊沐家柴房裡躲著,白天出去討些吃食。不想楊家母子回來了,怕被發現,這兩天竟沒敢出去,沒想到兒子的病越發重了。
楊家母子沉默了半晌,那邊孩子在屋裡叫娘了。桂琴連忙放下火鉗,抹乾了眼淚去看兒子。楊沐走過去燒火做早飯,昨晚給孩子熬粥的罐子在火眼上熱著,揭開一看,是昨晚剩的那些。過了一會兒,桂琴領著孩子出來了。那孩子個子小小的,臉上的燒紅已經褪去了,只剩下黑紅色的凍傷,一雙烏溜溜的眼珠怯生生地打量著屋裡的人。他們母子倆都穿得極單薄,大約汀州從不下雪,所以沒有厚棉襖。
“鐵蛋,你去我衣櫃裡,將我的舊棉襖尋出來給桂琴穿,找一下你以前的棉襖,看還有沒,給孩子穿上。這麼冷的天,怎麼能穿這麼少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