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徐達要死?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7章 徐達要死?,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寧王朱權的藩地大寧就在喜峰口關外,所以朱楩在告別了十七哥以後,走不遠就到喜峰口了。
等守軍例行詢問了一番這支突如其來的明軍的身份和來歷後,頓時被嚇到了。
“參見滇王殿下,”守軍將領直接給跪了,而且心中感到莫名其妙和茫然。
滇王,滇,那不是雲南嗎?
好傢伙,您雲南之王怎麼跑到關外來了?
而且據殿下所述,他們是從寧夏鎮那邊,是從陝西甘肅方向殺出關外,然後從漠北草原殺一圈,最後繞到這邊來的?
以如今的地圖來看,就相當於朱楩帶著大軍把整個內蒙古草原都轉了一圈了。
喜峰口的守軍頓時紛紛以敬佩,乃至崇拜的目光看著這些一身風塵僕僕,但是卻難掩鐵血之姿,以及身為凱旋而歸得勝之軍士氣的戰士們。
他們恨不得與其中的人交換身份。
這裡可也是重要關隘,能被設立在此地的守軍部隊,自然也不是軟弱之輩。
也可以說明朝初期的明軍,不論是哪個部隊,都不是好招惹的,剛剛趕跑了蒙古韃子的明軍,說是同時代天下戰力
沐英敢帶著幾萬人把幾十萬土人部隊殺敗,瞿能一路從西域打到東南亞,甚至在討伐刀拜蘭時,安南交趾都不敢說一個字。
這就是如今大明的強大國力。
既然已經確定了身份,接下來自然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朱楩一路繼續驅趕著那無數牲畜,越過喜峰口,直奔順天而來。
說起順天,歷史可就久遠了,甚至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據說周武王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
後又封黃帝之後人於薊,在今北京市西南。
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
所以燕京的稱呼自古有之。
而在金貞元元年,隨著海陵王遷都燕京,改名中都。
到了北元時期,先改稱中都路為大興府,又正式改名為大都路。
等到了如今大明時期,洪武大帝朱元璋在此地置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改大都路為北平府。
實際上順天的叫法,是要等到歷史上朱棣登基號永樂以後,才以‘順應天意’的名義,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的。
所以現在就叫順天的稱呼方式是錯的。
(題外話,之前有讀者評論糾正我,北平或者燕京應該叫做順天,我當時沒查,我的失誤。現在喊順天啥意思?四哥登基了唄?我的我的。)
就連燕王朱棣的王號,之所以喊做燕王,也正是因為這裡自古就有燕地的叫法。
就好像朱楩的藩號被改做滇王一般,雲南古時候的叫法就是滇國滇地,叫雲南王有點太過直白了。
在過了喜峰口之後,朱楩到底還是在半路途中安營紮寨的休息了一晚,然後
倒也不是他非要和徐妙錦雙修一番,主要是喜峰口離燕京還有著兩三百公里的距離,若是沒有牛羊馬匹的拖累,以全軍騎兵的速度,倒是能火速趕到。
可也不能把這些牲畜就這樣放生了吧?
而已經回到燕京的朱棣也早就得到了訊息,不但提前在燕京城外十里親自等待迎接,甚至還有一個意料之外的人一起在等著朱楩了。
朱楩率領著大部隊,浩浩蕩蕩且拖拖拉拉的迎面而來了。
哪怕朱棣早有耳聞,得知朱楩這次從草原帶來了大量的戰利品,仍然不禁被震撼了。
足足五萬頭牛,十三萬只羊,和三萬匹良駒寶馬啊。
朱棣長呼口氣,說道:“看來十八弟沒有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把這麼多草原上的資源帶走,草原各部今年冬天可要難過了,而且再也翻不起浪了。”
看來連四哥也在擔心朱楩恐怕要得意忘形,萬一讓草原各部重新壯大起來,就算此時消滅了鬼力赤,明日還會冒出下一個誰。
永樂大帝在歷史上五徵漠北草原,曾經先後把韃靼和瓦剌都挫敗過。
可那又如何?
打服了韃靼,瓦剌起來了。
打服了瓦剌,還有個兀良哈呢。
就算全都打服了,草原各部開始躲起來,不跟你打了。
等你永樂死了,又熬死了朱高熾和朱瞻基父子,等到了大明戰神上位時,還不是打贏了土木堡之變?
這就是草原各部的難纏之處,他們要是一味兒的避戰不出,一味兒的躲起來,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