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牛勝與彭越歸來了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8章 牛勝與彭越歸來了,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楩在離開皇宮之後,先是回了一趟自家的王府。
因為沒有馬車的關係,他還把人家徐膺緒和徐增壽兄弟的馬車給借走了。
至於兩兄弟之後想回家怎麼辦。
徐增壽表示:“我們可以坐大哥的馬車,不礙事。他不喜歡殿下,總不至於會把我們兩個親兄弟趕下去。”
朱楩無語,心說小舅子,你可長點心吧。
其實徐增壽比徐妙錦大,但是總不能喊大舅子,大舅子是徐輝祖啊。
難道喊他三舅子?
也不對,徐達早夭的那個兒子是老三徐添福,徐增壽是老四。
四舅子?也不好聽啊,以後就喊小舅子吧?
於是朱楩就坐著徐府的馬車堂而皇之的回家了。
“殿下?您昨天一夜未歸,這是跑到哪裡去了?害得我們一頓找,”小寶子見到朱楩歸來,頓時一驚一乍起來。
“找我作甚?我不是讓王福回來了嗎?”朱楩反問道。
他自己去人家徐府偷家了,當然不好太明目張膽,於是讓王福自己回家了。
王福此時也從朱楩分給他的小院裡走了出來,好笑的看了眼小寶子,說道:“我是說過不用擔心您,但是小寶子怕您不小心迷路到秦淮河畔,所以才著急的。”
朱楩一開始還沒明白,後來才想起來,秦淮河畔,靠,那不是船的煙柳之地嗎?
其實秦淮河畔的盛行,還跟朱元璋有著極大的關係,因為應天是如今的首都京城,加上朱元璋重視科考,更是把應天府貢院建在秦淮河畔,作為南直隸考生鄉試的場所。
導致天下學子紛紛而來,才讓秦淮河畔逐漸的成為熱鬧場所。
其中又有許多胭粉生意追著這些學子文人而來,結果就形成了船的獨特風格。
不過實際上早在唐朝,就有杜牧、李白等大詩人留下過著作,也許秦淮河的名聲早就名傳天下了。
只是明清兩代,秦淮河在鼎盛時期達到了十里秦淮的程度,還有秦淮八豔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
比如柳如是和陳圓圓,還有李香君和董小宛等等。
就算不知道全部,也該知道其中幾個吧?
可朱楩身為藩王,如今名望更是炙手可熱。
若是被人看到他也跑去逛船,百姓們怎麼想?合著你平時都是演出來的賢名,其實你跟其他紈絝子弟一樣,也喜歡逛窯子啊?
那就全完了。
不是說不能逛,而是伱既然想要賢名,就得為了維護這份名聲付出努力,不能既要又要。
就好像既當又立一樣。
朱楩頓時哭笑不得,是他家的兩位妻子不美嗎?何況如今還有個湯欣在對他‘虎視眈眈’,何必去逛船呢。
說真的,朱楩也在京城待這麼久了,而且不像當初那樣需要小心翼翼,他也聽聞過秦淮河,但是卻從未打算去見識見識。
也沒啥好見識的,就算是歌舞表演,詩詞歌賦,難道後世還沒看過選美比賽啊?
呃,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也相差不多?
“好了,少廢話,去準備點吃的,然後給我準備一套普通的衣服,不要那麼華麗。還有王福,牛勝和彭越他們今天要回來了,咱們得去看看,說不得還得給他們接風洗塵呢。還有得派人去一趟沈府,那些牛羊得儘快換成糧食給草原各部落送去。說起來寧夏鎮那邊年前的那些牛羊都換完了嗎?可有虧欠?”朱楩沒心思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正事還有一大堆呢。
王福心裡一動,想起和兩位同僚並肩作戰的過往,笑著說道:“理該如此。”
至於寧夏鎮那邊交代的,從年前開始源源不斷給阿魯臺部送去的糧食,這些事一直都在讓唐傑和錢術在做。
尤其是錢術,既然當初他選擇明哲保身,那就讓他做別的事吧,加上他其實還身負錦衣衛的職務,做這件事倒也不難。
若是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那麼,可就不要怪朱楩治他罪了。
當天上午九十點鐘,京城裡面熱鬧了起來。
畢竟彭越他們不但有著一萬四千多大軍凱旋歸來,甚至還驅趕著十幾萬的牲畜,如此規模的隊伍,自然是引起了城內的注意。
而且有關朱楩年前年後在草原上的建樹,早就在京城內傳開了。
現在不過才半個多月,彭越他們比朱楩晚了二十來天從北平趕到京城,百姓們自然還沒忘記這件事。
只見許多百姓都自發的來到大街上夾道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