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5章 何至於非要當反賊呢?,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湯和跟徐達畢竟也不是簡單人物,不如說能起義成功,跟隨著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甚至在洪武大帝手底下得到善終的人,能簡單嗎?

胡惟庸案,藍玉案,牽連了多少人?死了幾萬勳貴,李善長一家甚至在十年之後還被莫須有的一次彈劾,就全家滿門抄斬了。

沒有點腦子,能活到現在嗎?

所以徐達和湯和都猜到了朱元璋的意圖。

如果不是要給朱楩鋪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讓他同時娶兩家國公的女兒,更不用說還是湯和與徐達的女兒。

他們的身份那可不是一般人可比的,連現如今的傅友德等國公和將軍們,在軍中的威望,比起徐達和湯和,都要稍遜不止一籌。

所以朱元璋也不含糊了,直接當著兩個老兄弟的面,教訓朱楩:“兒啊,你真以為皇帝是那麼好當的?當皇帝最重要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忍讓?”朱楩冷笑一聲。

朱元璋已經想找鞋底子去了。

“是平衡,”朱元璋怒噴道:“朝中文武百官需要平衡,天下也要平衡。天子若有私心偏愛某個人或者某地,那就失衡了。”

不愧是洪武大帝。

其實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們,就很難把握得住平衡之道,要麼重用錦衣衛,要麼重用宦官以至於建立東廠和西廠,要麼重用後宮的外戚家族,要麼重用文官集團。

結果就導致了明朝一直都是黨羽林立黨派互相傾軋。

尤其是明末,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和以江南世家集團形成的東林黨之間,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可其實如果按照朱元璋所謂的平衡之道,崇禎朱由檢就不該選擇站位,他太天真了,以為選擇了東林黨,就天下太平了。

結果自己被逼到煤山上吊去了。

可如果朱由檢沒那麼著急的剷除閹黨和魏忠賢呢?身為皇帝不該親自下場去參與黨爭的,直接讓他們兩夥人狗咬狗就完了,皇帝就該坐收漁翁之利才對。

重用錦衣衛,導致了錦衣衛內部腐敗,加上權力過大,變成了危害。

於是開始建立東廠鉗制錦衣衛。

結果東廠又開始貪汙腐敗,連錦衣衛都快要變成東廠的下屬機構。

就又不得不建立西廠好監察東廠。

於是明朝權力機構開始逐漸走向失控。

所謂平衡之道可不是中庸之道,包括中庸之道也並非‘昏庸’的庸,其中蘊含著很精深的帝王之術。

朱元璋想要開導朱楩,畢竟他選擇了兩條線,一明一暗,明著是朱允炆為皇儲皇太孫,暗地裡卻早已開始為朱楩鋪平道路。

連湯和與徐達此時都站在一旁默默聽著,今後這兩尊‘大佛’,就是朱楩最大的依仗。

只要他們一天不死,朱楩在軍中的地位就不可動搖。

老哥仨當初一起打的天下,又經歷風風雨雨這麼多年,許多事情上比朱楩看得更加透徹長遠。

湯和能不知道,不獻出湯欣,自己會是什麼個下場?

徐達能不知道,不讓朱楩一起娶湯欣和徐妙錦,自己又會是怎樣的結局?

這也是平衡之道,徐家還有三兄弟在朝中,等今後徐輝祖世襲了魏國公的爵位,再以徐妙錦的後宮地位,恐怕比如今的郭英還要厲害。

若是徐妙錦再給朱楩生個太子,徐輝祖就是國舅爺。

萬一朱楩再有個好歹,畢竟他總喜歡身先士卒親身上戰場殺敵,再加上朱家皇帝們的壽命問題,若是朱楩英年早逝的話,徐家誰來鉗制?

這是想弄個明朝版本的‘王莽’嗎?

這都是朱元璋所考慮的問題。

所以這裡面其實也存在著政治妥協與權力交易。

總之很是複雜。

朱楩則是很快就厭煩了,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就不想被朱元璋來駕馭自己的人生。

“這個臭小子,還敢不服氣?”朱元璋當然看得出來朱楩有他自己的想法,不禁好笑又好氣。

朱元璋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很多時候,為了國家,為了朱家子孫,他都得迫不得已而為之。

此時湯徐二家已經做出政治妥協,他們的女兒之間將會互相制衡,不會讓其中一家一家獨大。

包括徐達與湯和,此時也做出站隊選擇,既然陛下已經要給朱楩鋪路,他們也會給這個共同的女婿保駕護航。

而朱楩背後有了湯和跟徐達,朱元璋也就可以放心的,把馮勝、傅友德這些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咒術物語果然有問題

忒修斯

落日神弓傳

無組織

特種都市

管他三七二十一

霸道莊主

夢幻天書

蠱惑隨行

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