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的錢,原來都是我的錢?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我的錢,原來都是我的錢?,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側,這邊靠近鶴慶縣與麗江方向,如果他們想回去了,直接就順著大路走,很快就能到鶴慶縣了。
不過隨著王福派出三個傳令兵傳達了朱楩的意思,木初和沐晟都只好按兵不動,再留下一天。
同時他們也在好奇,朱楩所謂的犒賞全軍是什麼獎賞,因為他們可是知道的,想要等朝廷做出決定和安排,再到雲南境內,恐怕至少也要到年後了。
若是賞銀之類的獎賞是從朝廷京師派發過來,路途如此遙遠,怕不是得小半年才能到?
真不知道古時候那些動輒牽牛趕羊的去犒勞軍隊都是怎麼做到的,難道都是就近?
先不提這些,朱楩之後就回王府了,同時還從李叔然這裡帶走了幾個小吏,是準備要他們記錄一下之後由府庫拿出多少銀兩作為犒賞之銀的。
這些錢雖然朱楩的府庫,但是卻不是私用,而且來說這裡面有很大一部分的錢,都是朝廷的。
所以得讓衙門做個記錄,然後好由李叔然上奏給朱元璋過目。
朱楩還讓府內守軍派出許多人,領一大堆人進入府庫開始清點存銀。
不查不知道,最後府庫內竟然足足有著二十八萬兩七千四百兩,而且都是銀子。
其實本來雲南沒有那麼多銀子的,是隨著這些年從中原不斷有大量百姓遷徙過來,帶過來一大部分。
還有做生意的人,和各種朝廷開支用度等等。
才讓雲南有了大量銀子,這可比銅錢方便太多了。
而且朱楩稍微一算計,其中至少有十二萬兩銀子是他前段時間做生意賺來的,而且之前還派出過商隊,因為最近雲南在打仗,所以還沒回來,否則應該還能入賬一大筆錢。
除此之外的十六萬七千四百兩,才是之前李叔然把大理府衙裡的錢送來的。
“等等,”朱楩忽然想起什麼,如果算上自己的俸祿,光是每年兩萬五千貫錢就是兩萬五千兩白銀,還有五萬石米,茶一千斤,紵絲三百匹,紗、羅各一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還有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這特麼全是我的錢,李叔然那個老匹夫,靠,”朱楩頓時破口大罵起來。
因為許多東西都不可能算計的太細緻,比如那些什麼紗、羅布匹等等,也不可能從京師應天給自己送來吧?
所以這些都可以算成錢的。
還有那些米,他吃得完五萬石嗎?
明朝一石約等於現在的一百五十斤左右,這就是幾百萬斤糧食啊。
雖說朱楩的俸祿也要用來奉養自己闔府上下的人。
但問題是,如今他府上就自己和木邱兩個人,其他諸如王福這些人都是拿著朝廷的俸祿的,等於說他和木邱兩個人吃飽就全家不餓了。
這要是換成錢,又是多少銀子?
“合著那老小子只是提前把本王的俸祿給我了而已,我特麼當初還挺開心覺得他很上道啊,原來之前錢買那些鋪子都是我自己的錢?五百兩買一個破鐵匠鋪?我特麼,”朱楩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
而且更主要的是,那李叔然之前說的不情不願的,結果這不都是我的錢嗎?
我用我的錢來犒賞全軍,你還嘰嘰歪歪,我還得給朝廷打報告?
朱楩抱著腦袋蹲在一旁,終於後知後覺反應過來的他,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殿下?”王福小心翼翼的湊了過來,問道:“還搬嗎?”
朱楩頭也沒回的說道:“搬吧搬吧,都搬都搬,只留下零頭七千四百兩銀子,其它都搬出去,然後用箱子封起來,明天準備去發錢。”
整整二十八萬兩銀子,就這麼被搬空了。
朱楩滿臉憂傷的嘆了口氣:“我覺得我就是個撒幣。不過這筆錢撒的值。”
其實朱楩還真不是貪財的人,否則不論是盈江府庫,還是那永昌府的府庫,都有很大一筆錢的。
可最後朱楩卻選擇留在府衙,用來治理恢復地方政治,可以幫助俄陶與嚴時泰省去很大麻煩。
不然留給他們的就只是一堆爛攤子,和被掏空的兩座城市,以及將會被餓死的人了。
從這一點來說,朱楩真可謂是賢王了。
主要是他心高志遠,就算愛錢,那也是想賺國外那些皇親國戚的錢,而不是窮苦百姓的錢。
畢竟有錢人的錢才多嘛。
“何況財神爺沈萬三的兒子還在我的手裡,等來年緩過來了,我就讓他給我當理財顧問,讓他給我去賺錢去,還怕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