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與張三丰論道?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與張三丰論道?,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突然遇到了張三丰與沈萬三這對師徒後,朱楩連忙請他們一起到府衙做客。
不論是沈萬三,還是那張三丰,都可是傳奇人物。
連朱楩這個歷史成績不行的人,都知道他們的一些事蹟。
只不過朱楩所認識的張三丰,乃是金庸武俠小說裡的一代宗師,也是太極拳和武當派的祖師爺。
此時朱楩忍不住看向張三丰。
在府衙大堂內,朱楩自然是坐在上首位,哪怕是張三丰這位充滿了玄幻色彩的老神仙,也得坐在
朱楩先打量了一眼張三丰的模樣,只見老頭子頭髮鬍鬚已經全都白,但是面色卻好像年輕人一樣紅潤,只是張三丰這一身衣服實在是邋遢的不成樣子,哪有一代宗師的架勢。
接著朱楩又看向那沈萬三,發覺沈萬三雖然面容憔悴,也不知道被流放到這金齒衛多久了,身上衣服也很破舊,卻也難掩曾經的富貴之氣。
沈萬三低著頭,顯得小心翼翼,顯然是對朱家人感到了沒來由的懼意。
還有沈萬三的長子沈榮站在後面。
當初朱元璋只流放了沈萬三,但是也有傳聞說沈萬三把一家老小也帶走了,更有人神乎其神的傳說,那沈萬三帶走了中原的氣運,把富貴財運都帶到雲南了。
總之關於沈萬三的野史傳說也是不少,還有人說他有個聚寶盆呢,於是後來也有不少人把沈萬三供奉為財神爺。
“話說老仙師你雖然仙風道骨,但是也不好經常直呼陛下的名字吧?”朱楩再次看向張三丰,語氣中不免有些責怪之意。
張三丰‘哈哈’一笑,說道:“我知道洪武大帝尋我所為何事,而老道自稱大元遺民,也曾經為前朝效力,自然不敢再為明廷效命。何況就連劉基下場都那麼慘,我可不敢步入官場,我是連應天都不敢去的。”
劉基,字伯溫,也就是劉伯溫。
劉伯溫是後來追隨朱元璋的,曾經也在元朝時期當過官員。
據說就是因為劉伯溫的這個出身問題,才讓朱元璋在冊封群臣大肆封賞時,只是一位伯爵。
連侯爵都不是,更別提跟號稱
朱楩擺擺手:“您都一把年紀了,我爹喊你進京應該不是為了讓你當官。”
這張三丰如果真是南宋淳祐七年生人,現在已經一百四十多歲了,還當什麼官啊。
張三丰苦笑一聲:“那就更不敢去了啊。天機不肯輕輕洩,猶恐當今欠猛烈。千磨萬難費辛勤,吾今傳與天地脈。皇帝尋我問金丹,祖師留下長生訣。長生之訣訣何如,道充德盛卽良圖。節慾澄心澹神慮,神仙那有異功夫。”
朱楩因為歷史成績和文科成績都很一般,所以並不知道,這是張三丰的‘答永樂皇帝’的內容。
可現在,張三丰卻提前了無數年對朱楩說了出來。
而且其中所要傳達的想法,也讓朱楩陷入了沉思。
天機不肯輕輕洩?什麼意思?難道朱元璋是想找張三丰算命不成?
難道就像傳說中李世民對袁天罡和李淳風詢問的大唐國運一般,也想找張三丰問大明國運?
這還真有可能,畢竟有燒餅歌流傳甚廣。
明朝劉基劉伯溫的燒餅歌,唐朝袁天罡和李淳風的推背圖,以及武侯諸葛亮的馬前課,甚至是姜子牙姜太公的萬年歌。
這些有關預言的傳說歷來有之。
而且張三丰還提到了金丹,甚至是長生訣。
難道老朱還想修煉長生不老,學那秦始皇不成?
“不可能,”朱楩突然低喝一聲:“當今陛下可是那貪生怕死,想要尋求長生不老的人?還尋金丹,荒謬。”
沒成想張三丰竟贊同的點點頭,說道:“確實,伱十哥朱檀就是因為這個死的。”
朱楩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
朱檀就是魯王,也被朱元璋封諡號為荒,也就是那位魯荒王,也是王福之前的‘主子’。
這位王爺就是因為想要長生不老私自煉丹而暴斃的。
“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你給我講清楚,今天你要是不講清楚,我可是不會讓你走的,”朱楩表情嚴肅的發出威脅。
之前滿城百姓都知道朱楩見到了張三丰,而且張三丰的言語之中,對朱元璋有著許多不敬之處。
朱楩心說你要是不說出個子醜寅卯,萬一傳到老朱的耳中,那我不得背鍋啊?
至於神仙之道,朱楩心說我還沒學練氣決呢,而且自己穿越這麼多年了,也始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