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朱楩的農業發展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朱楩的農業發展,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被洪武大帝嚇唬了一頓之後,木初回去時,渾身都要虛脫了,只覺得哪怕面對思倫發的幾十萬大軍,恐怕都比這要輕鬆。
木初也是真怕了,於是
還是自己家輕鬆自在啊。
沒想到的是,木初不但被朱元璋親自冊封了麗江土知府,還額外被冊封了中順大夫,相當於正四品。
從朝堂上下來以後,木初就趕緊回到驛館收拾東西,要和一眾隨從快點離開這龍潭虎穴。
同時沐春這邊也開始行動起來,兩夥人剛好可以湊個伴。
而在沐春準備離開京師時,朱允炆還派人前來相送了一番。
可惜朱允炆現在作為皇太孫,事務繁忙,脫不開身,不能親自相送。
沐春可不敢有任何意見。
於是沐春與木初來京師應天走了一遭後,終於踏上回返雲南的路程。
而此時已經是洪武二十五年的十月末了。
再看雲南。
從十月份開始,雲南就進入了秋收的忙季。
朱楩最近也很忙,可不是忙著和木邱造小孩兒啊,那是晚上的娛樂運動。
白天的時候,朱楩還是很正經的。
比如現在。
雖然朱楩出不了城,主要是他不想再引起朱元璋的猜忌,於是索性連大理城都不出了,有時候一連半個月都宅在王府內。
反正他正好可以修煉練氣決,倒也不算苦悶。
而今天,在王府偏殿之中,朱楩正在接見居里屋。
“殿下,這是今年的收成,”居里屋一臉激動興奮的,指著身邊堆放著一大堆的糧食。
那些就是朱楩交給居里屋一族負責的種子。
一連兩季,足足一年時間,朱楩才算是確認了這次的農業開發實驗。
畢竟這些種子都是直接從系統商店中購買的,也是後世現代經過無數次實驗培育出來的,朱楩也擔心這個時代能否適應。
還好的是,不論是雜交水稻,還是玉米等作物,都成功熬過了
這就代表著,朱楩的試驗田計劃成功了。
這些種子不但可以在大明時代種植,而且連種子也能培育,這就不需要朱楩不斷從系統中買種子了。
簡單來說就是,這些種子,已經可以正式面向整個大明瞭。
朱楩也有些激動,如今的糧食收成既單一,又量少,才導致明朝許多百姓都窮困潦倒,很多都吃不飽飯。
一旦這些高產且豐富的農作物推廣開來,適合水田的就種雜交水稻,適合旱田的可以種玉米,甚至連貧瘠的土地都可以種地瓜和土豆。
相信大明百姓很快就能五穀豐登。
而大明百姓富足了,朝廷也會迅速壯大起來。
想到這裡,朱楩對外面喊道:“王福,去把李知府喊來,就說有重要的事。”
門外立刻傳來王福的聲音:“是。”
堂堂指揮使,如今卻已經儼然一副王府大管家的做派了。
沒辦法,這最近一年的時間裡,雲南都很平靜,朱楩也老實了下來,連朱楩都無事可做,何況是他。
不多時,大理知府李叔然就被請到王府了。
“殿下,今年可是大豐收啊,”李叔然一進來就無比喜悅的宣佈了好訊息。
大理城周邊的秋收已經結束了,經過一番清點計算,今年可謂是大豐收。
朱楩笑著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李叔然看看堆放在偏殿當中的那些農作物。
李叔然一愣,殿下好像並沒有太開心?
接著李叔然開啟那些袋子,然後一臉茫然。
“這是啥?”李叔然拿起一塊‘土疙瘩’。
“那是土豆,”朱楩說道。
土豆?果然是土疙瘩嗎?
“這個呢?紅土豆?”李叔然又拿起一塊相似的土疙瘩。
“那叫番薯,也叫地瓜,”朱楩介紹道。
果然還是土疙瘩?
“這有什麼用?”李叔然問道。
土豆地瓜都是舶來品,有的甚至是明朝中期才傳入的,此時自然沒人認識。
還有那玉米,更讓李叔然驚詫。
“這是什麼米?好似黃金,難道是珍珠米?”李叔然驚歎的捧起一把玉米來。
朱楩好笑的搖搖頭,又對李叔然說道:“你再看看那袋子米。”
結果反倒是雜交水稻的大米讓李叔然不感興趣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