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邊關寧夏急報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章 邊關寧夏急報,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知道軍情如救火,不能有半點拖沓。
於是朱楩一路急行軍,在
而此時距離寧夏,已經走完大半路程了。
恐怕明天下午之前,就能抵達寧夏鎮。
說起來,韋州城正是慶王朱栴如今的封地。
慶王朱栴的封地本該是慶陽,因為擔心寧夏鎮難保障親王的安全和承受王府龐大的經濟負擔,所以才暫時轉移到了這裡來了。
可是朱楩卻納悶了,這韋州城可是比慶陽距離寧夏鎮更近,也就是說這裡其實已經屬於邊疆了,甚至都可以就近去長城玩玩了。
鬧呢?
這還不如直接封地到慶陽好吧。
何況慶陽的規模也比韋州城還大,如果說慶陽是個市,那麼韋州城頂多是個鎮。
怎麼想的?
到底是誰出的餿主意?
(朱元璋:你個逆子你說啥?)
突然出現一支一萬五千人的部隊,其中還有五千騎兵兵臨城下,這讓韋州城的守軍緊張起來。
不過因為如今慶王朱栴在這裡,倒也不是太過慌張。
於是很快的,城下就有一萬五千多人的部隊集結了起來,那就是慶王的三支護衛所。
朱栴的編制也是基本規模,由三支常規衛所部隊組成。
朱栴也親自出現在了城牆之上,對城下部隊問道:“城下是何人部屬?怎麼突然出現在我韋州城下?”
朱楩抬頭看去,畢竟當初兩人是一起封王的,而且朱栴排行十六,他是老十八,兩人以前雖然不熟,但是也不至於不認識。
於是他認出了朱栴,並高聲說道:“十六哥,別來無恙啊?我是老十八朱楩啊。”
“什麼?你是老十八?”朱栴不敢置信的看著朱楩,久久之後才說道:“休要騙我,我十八弟今年才十四歲,伱這傢伙一看就得有二十多歲了吧?”
朱栴雖然是老十六,卻只比朱楩大一歲,老十七朱權和他同一年出生的。
再看十五歲的朱栴,可謂是一個身形瘦弱的文生公子形象。
你再瞅瞅朱楩,明明比朱栴還小一歲,卻是個人高馬大,身材壯碩矯健,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驍勇悍將氣勢,可謂是英武不凡。
但是兩兄弟完全就是兩個畫風。
朱栴站在牆頭上,都讓朱楩擔心他被一股風給吹跑了。
“好了十六哥,本王可是有父王親賜的尚方寶劍呢,難道還能作假?”朱楩把腰間尚方寶劍取了出來。
城牆並不高,也就只有幾米,恐怕也就是今天七層樓那麼高。
所以朱栴還是隱約能認出尚方寶劍確實是朱元璋的佩劍的。
這下就沒有懷疑了,剩下的只有疑惑了。
“你還真是我十八弟?弟弟呀,你這兩年吃什麼了?怎麼長這麼大?”朱栴驚歎道。
朱楩哭笑不得的搖搖頭,說道:“你可別賣乖了。我只是聽聞哥哥你在這,所以來打個招呼。放心吧,我沒打算入城。全軍在城外安營紮寨,不許入城騷擾百姓。來日繼續趕赴寧夏。”
“寧夏?你去寧夏幹什麼?”朱栴聽到朱楩的聲音,不由再問。
朱楩納悶了:“寧夏正在遭到襲擊,你不知道嗎?”
“寧夏遭到襲擊了?我怎麼不知道?”朱栴好像還真不知道。
可就在此時,城內突然響起嘈雜的動靜。
“急報,寧夏急報。”
有一個騎兵,而且渾身上下都帶著血跡和泥汙,一路狂奔在大街上,喊著:“寧夏遭到襲擊,寧夏要被攻破。急報。寧夏要失守了。”
朱栴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連城外朱楩都聽到了。
兄弟倆對視了一眼,朱栴趕緊吩咐下去:“開城門,迎滇王入城議事。”
城門立即緩緩開啟了。
朱楩轉頭看了眼王福,又對一臉驚疑不定的彭越、錢術與牛勝說道:“你們四個跟我一起進去。”
“喏。”
於是朱楩只帶著四大指揮使來到了韋州城內。
城內,朱栴身邊也簇擁著他的三大指揮使,幾人湊到一起,往城內府衙走去。
朱栴畢竟只是臨時改封在這裡,而不是藩地就在此地,所以這裡還未開始修建王府,他也只能暫時住在府衙。
之前的騎兵已經被迎入府衙了,但是朱楩他們一進來,就被告知那個騎兵傷勢很重,而且一路奔波,已經累得昏死過去了。
“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