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冷漠的生母周妃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冷漠的生母周妃,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天的朝會,對朱楩可謂是極其不利。
首先他昨天確實大鬧特鬧一番,而且還是在國子監,把自己的講學教授給抽了。
這是很大的一波節奏,畢竟朱元璋本就看重國子監,對國子監有著很嚴苛的條條框框的無數規矩,如果有人膽敢犯科,嚴重的甚至不但本人要被殺頭,全家還要被流放雲南的。
而朱楩的所作所為,已經不止是嚴重不嚴重了,而是把國子監的規則,乃至朱元璋定下的規矩,來了個底翻天。
結果就被這些文臣官員以為時機已到,不但要彈劾朱楩,更是重提他僭越的那些罪名,更是要把他打成想要造反的罪名。
可是朱楩一點都不帶怕的,造反?我爹早知道我要造反了,又如何?
老朱敢讓他回雲南嗎?敢把他貶為庶人嗎?
還不是老朱那一聲聲的‘楩兒’把朱楩迷惑了?
朱楩知道,朱元璋年紀大了,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同室操戈,也極力想要阻止。
哪怕知道自己的野心,老朱也不想在死前見到這一幕,所以老朱在竭力忍耐。
不得不說,朱元璋對自己的孩子真是太好了。
別人只要有威脅,就會殺。
而他自己的兒子哪怕要造反,他都捨不得處置。
這就是區別。
對此,朱楩也只能選擇一些忍讓和妥協。
畢竟他們是親父子。
可這不是你們這些狗東西欺負到我頭上的理由。
於是朱楩冷笑著看著那些低下頭的文臣,說道:“怎麼都不說話了?本王歷史不是很好,但是也聽說過烽火戲諸侯的典例。說是周幽王時期,周家天子勢弱,而諸侯勢大。結果在被烽火戲諸侯戲耍之後,諸侯們不再尊敬周幽王,哪怕周幽王遇襲也沒有前去救援。周家自此衰落,進入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最終由始皇帝統帥秦朝一統中原。”
“我記得你們儒家不是對周禮推崇備至嗎?可是你們推崇備至的周家天子,是被諸侯滅的呢。可不是周家的藩王。”
絕殺。
百官們哪還敢說出半個字來。
哪怕到了如今的明朝,那些儒生仍然想要蕭規曹隨,甚至把周禮作為儒家典籍之一,據說就連孔聖人孔子都想要恢復周禮。
結果伱瞧瞧,周家是被誰滅的呢?是諸侯啊。
因為就算周幽王被滅了,那也只是西周,東周還有二十幾代周王呢。
只不過到了東周之後,就是春秋戰國的時代了,據說最後一位周王就是被秦昭襄王的軍隊所滅的。
“但凡周朝不是分封制度,沒有什麼諸侯分封,而是由周家封王,駐守邊疆與封地,哪還有什麼秦朝統一天下,哪還有什麼春秋諸國的戰國亂世,全天下都是周朝的,那不是你們儒生想要看到的局面嗎?”
朱楩攤攤雙手,看向文臣集團。
而百官則死死的低著頭,此時誰還敢開口?
好傢伙,你這是歷史不好嗎?你這不是歷史很好嗎?
朱元璋暗暗鬆了口氣,也不禁有些得意起來。
他分封諸王,可不就是考慮到了這些。
真的?
“好了,楩兒,這是朝會,可不是你發洩不公的地方,”朱元璋見好就收,面帶笑意的說道。
發洩不公?楩兒?
陛下,你都不帶掩飾的嗎?就這麼偏心?
連朱允炆都忍不住看了眼高高在上的皇爺爺。
其實就算都是朱元璋的兒子,可是能被如此親暱稱呼的,在此之前,朱允炆只知道自己的父親朱標被稱作標兒。
皇爺爺何時與十八叔如此親近了?
“還不夠,”結果朱楩卻不打算見好就收,而是一臉平淡中,透露著冷漠的,說道:“這些狗東西,整日只會犬吠。如今既然提到了削藩,還有人心裡認為我們這些王爺是威脅。那本王就真的好好給他們說說了。”
竟然頂撞朱元璋?
而朱元璋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呵呵的捋著鬍子,也不再阻攔,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還想看看朱楩會說什麼的樣子。
這一下連朱允炆都覺得驚詫了,皇爺爺對十八叔也太遷就了吧?
朱楩也不含糊,其實他心裡是很生氣的,不如說他之所以有心要造反,不就是知道朱允炆和朱棣都想削藩嗎。
你們那是削藩嗎?那是真把我們當豬了啊?
正好趁此機會,朱楩要說出心中想法,於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