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立為太子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2章 立為太子,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442章立為太子
齊泰、方孝孺、黃子澄、黃觀等人,最終還是被帶走了。
哪怕他們也被朱楩的那番驚人言論而震撼,乃至深受觸動。
如果真有君王死社稷這等覺悟,如果真有皇帝以天下萬民和肩負國家興盛為己任,誰能說這不是明君賢主?
若是真有如此明君,乃是國家與天下百姓之福,更是他們當朝為官之幸。
其實有的人已經動搖。
但是朱楩卻沒有理會。
這些傢伙巴不得自己去死,竟然還敢發動玄武門之變?
你們以為我是李建成呢?那麼容易殺死?
既然想殺自己,那你們就去死吧。
這麼大的國家,不差這麼幾個人。
只是這一批帶走的人,怕不是佔據了小半個六部官員,連六部侍郎都帶走了幾位。
兵部、禮部、工部,還有太常寺卿。
朱棣心裡一動,沒想到,朱楩此時會提到自家老大朱高熾。
但是朱高熾就不一樣了,從小就謙謙有禮,而且尊師重道,頗有君子之風。
可他的孩子未必沒有機會。
(徐妙雲:老孃的清白啊。)
“哦?”朱元璋也感到好奇起來,朱高熾嗎?他還是有點印象的。
其他兄弟則是面面相覷,他說的是我們的孩子吧?什麼叫做你不答應?
可是一想到朱楩是要親自培養儲君做接班人,這麼說來,他們的孩子都有機會當皇帝登基坐殿?
這麼一想,哪還有半點意見。
只有朱楩感到納悶,說了句:“等一下啊爹,你忘了我的論功行賞了?”
朱楩說的理所當然。
之前朱楩經過燕京的時候,也沒有入燕王府。
主要是朱棣家的老二朱高煦,從小就輕佻,不被朱元璋所喜。
只是朱棣也感到莫名其妙,因為他知道,朱楩以前應該不認識朱高熾才對。
“而以滇王朱楩之賢能,以及收復藏地、平定西域、征服蒙古草原,每一件都是千秋之功,以一代人完成了幾代人尚且未必能完成的功業。朕決定從今日起,立十八子朱楩為太子儲君。百官可有異議?”
“君王死社稷,善,大善啊,”劉三吾還在搖頭晃腦的讚歎不已。
問題是朱楩是二代皇子,跟第三代的侄子們玩不到一起去。
朱允炆苦笑著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如果現在培養其他諸王的孩子,並且出現了合適的儲君。
朱楩難得老臉一紅,冷靜下來以後發現,也太中二了,腳指頭都能摳個三室兩廳了。
同時,百官終於明白,今天不是朝會,卻勝似朝會。
“還有我二哥家的朱尚炳,那孩子雖然是偏妃所出,卻並未受到我那不當人的二哥的毒害,可以培養一下。”
要不是朱高熾出生的時候,連朱楩都沒出生呢,朱棣真要懷疑朱高熾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可別這麼說,”朱楩忙說道:“要說咱們老朱家的聖人,我四哥家的老大當仁不讓。”
“殿下,此舉不妥吧?您如今雖然還沒有成婚,更沒有孩子。但是未來未必也沒有孩子。等您有了自己的子嗣,難道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繼承皇位?”有人也想到了這個問題。
“對,差點忘記你這一年立下無數奇功了,”朱元璋拍拍腦門,裝作才反省過來的樣子,說道:“有鑑於皇太孫朱允炆昏庸無度嫉妒賢能,朕今日廢去朱允炆的皇太孫儲君之位。又有感於朱允炆悔過自新主動認錯,就不責罰其他了。”
朱元璋還笑呵呵的對朱楩說道:“沒想到,咱們老朱家出了個聖人。”
畢竟誰都知道,老十八現在可沒孩子啊。
以前被大哥死死壓制著,後來又有朱老四,如今更是對老十八甘拜下風。
“到是個仁君的風格,”朱元璋隨口說道。
“還有各位兄弟家的孩子,等我當了皇帝,都儘快送來。我要親自培養他們成為儲君。有一說一,你們想把他們教成榆木疙瘩的儒生,我可不答應。”
不過現在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滿朝官員仍然深深震撼於朱楩的覺悟。
這一次動盪,恐怕要洗牌了。
朱楩笑著對朱允炆說道:“大侄子,你可要有點壓力了。”
誰還敢有異議?剛才說了那麼多,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
“三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