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定海縣,倭寇來犯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章 定海縣,倭寇來犯,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56章定海縣,倭寇來犯
寧波府,境內轄鄞縣、慈溪縣、象山縣、定海縣、奉化縣、昌國縣等六縣,到了洪武二十年,廢棄了昌國縣併入定海縣,改為下轄五縣。
寧波城屬於沿海城市,站在東邊的城頭上,甚至可以看到海邊忙碌的碼頭,乃至向遠處眺望都可以看到蔚藍的大海。
這一天,朱楩一行人就來到了寧波城。
古代的沿海城市雖然不如現代那般發達,可其實寧波府全境,也有接近二十一萬戶,七十來萬人口。
入城之後,首先自然是要找住的地方。
寧波府知府問訊趕來接駕,一番行禮見駕之後,正準備安排時。
馬車裡忽然傳來湯欣的聲音:“殿下,不急著找住的地方,不如咱們去定海縣看看?”
定海縣?
其實就是如今的舟山市,不過舟山最初乃是康熙年間,由定海鎮總兵於舟山建立的舟山鎮。
所以現在仍然叫做定海縣,乃是寧波城外的海上小島,需要走碼頭乘船渡海才能登島。
這座海島其實距離陸地並不遠,甚至遊也能游過去。
而且海水並不深。
定遠縣背靠寧波城,北接上海縣松江府,外接東海。
本來這會是一個很好發展的港口。
可惜倭國島嶼那邊正處於南北朝對立階段,南北各有一個他們的天皇,把中原都搞蒙了。
至少在他們爭出個高低之前,是沒法進行正常的貿易往來了,所以近些年一直都禁止了沿海貿易。
朱楩稍微想了一下,就猜到了湯欣的用意。
原來當初湯和奉命前往浙西沿海築城,籍兵戍守,以防倭寇。
而湯和交出的答卷則是‘寧海臨山諸衛,濱海之地,現築五十九城,徵集紹興等府民家男丁四人以上者,以一丁為戍兵,凡得兵五萬八千七百五十餘人’。
也就是說,湯和當時來過寧波。
既然知道了湯欣的用意,朱楩自然也就沒有了疑問,當下給牛勝囑咐了一聲,讓他領著六千部隊去城內大營駐紮下來。
否則六千多人的部隊在大街上,還是很擾民的。
當然了,朱楩的一百近衛是肯定要帶在身邊的,他堂堂一位藩王,帶一百個護衛不算過分吧?
寧波府知府親自為朱楩帶路,領著眾人來到東城門,且親自讓守軍放行。
就這樣,朱楩還未來得及領略一下寧波城的風土人情,就出來了。
可到了碼頭又開始犯難了。
人倒是好乘船渡海,可馬呢?馬車呢?這些東西怎麼處置?
“要是修一座大橋就方便了,”朱楩望著岸邊碼頭,不禁感慨起來。
馬車中,湯欣已經率先露出腦袋,輕輕跳了下來,聽到這話美目一翻,提醒道:“殿下,這可不是小溪流,這是海。”
朱楩笑了,下意識伸手去接了一下湯欣,抓住那隻柔若無骨的柔夷玉手輕輕捏了下。
湯欣俏臉微紅的把手掙脫了出來,臭流氓。
“我知道這裡是大海,你還真以為我沒見識過海啊?”朱楩心說,怒江大橋都完工了,又不是真要建一座跨越整片太平洋的大橋,應該不在話下。
不過現在不是時候,以後再說。
接著朱楩把徐妙錦也從馬車裡接了下來。
“現在怎麼說?”朱楩問兩女。
“既然欣兒要去海的另一邊看看,那咱們當然得捨命陪君子了,”徐妙錦打趣道。
其實她的眼眸之中也閃爍著激動神色,許是頭一次親眼看到大海?
“那就帶著隨行的東西,然後留下十個近衛兄弟,再找寧波知府幫忙送去驛站,”朱楩做出安排。
結果不等朱楩叫人去把寧波知府喊回來,寧波知府已經從那邊小跑著過來了。
“下官還在,就等著殿下您吩咐了。也不用去什麼驛館了,就安排在府衙後院好了,能住得下,”寧波知府獻著殷勤。
朱楩打量了一眼寧波知府,想起之前紹興府知府也是這樣加倍的陪著小心,他們是文官,應該不是湯和的舊部。
就算他們是湯和舊部,不至於不認識湯欣,反而對自己獻殷勤啊,自己可還不是湯和的女婿呢。
答案只有一個,看來是溧陽縣與蘇州城的訊息已經傳出去了啊。
他們在怕自己。
朱楩笑了,這是好事,就怕你們不怕,以為本王不敢殺你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