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真是顧家的房子啊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9章 真是顧家的房子啊,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39章真是顧家的房子啊
當朱楩帶著不信邪的心理,跟著李景隆穿大街走小巷,最後竟然來到一座偏僻到不能再偏僻的小農院時,不禁整個人都傻眼了。
“五百兩,”朱楩一隻手指著眼前的小破院兒,一邊看向李景隆,你給我解釋解釋,五百兩銀子能幹啥?
就是在京城買這麼一座院子,甚至都用不上五百兩。
以晚清曾國藩到北京租了個四間房院子,每月三兩銀子左右的房租來算,也就是每年幾十兩銀子,還是京城的價格,並且地段不錯。
這是啥呀?別說市中心了,都快出城了好吧。
事實上李景隆之前還真打算在城外小村子裡買一農舍來著,在蘇州城外確實有成片的村子和房舍。
可能是覺得不利於打聽訊息,所以才沒那麼做。
但是五百兩銀子啊,不說買一套幾進幾齣的大房子,也不至於這麼落魄吧?
“你可真行,”朱楩都懶得罵李景隆了,只覺得這個紈絝子弟根本不知道油鹽米貴。
只有李景隆一邊幫忙把湯徐二女的馬車迎進院,一邊委屈的解釋道:“我的叔,就這還沒人願意賣呢。您是真的不知道,那顧家才是這蘇州城的土皇帝。”
顧家,一個江南根深蒂固的大家族,連之前那個張家跟他們比較起來,都不可同日而語。
這麼說吧,顧家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尤其是三國時期的顧雍,就是顧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可見一斑。
當初東吳時期,顧雍曾在孫權麾下出將拜相。
比如建安五年,顧雍被孫權認命為討虜將軍,領會稽郡太守。
也是因為顧雍的作用,讓吳郡顧氏開始崛起,乃至一直到了今天,都沒有衰敗。
歷經多少代,又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風雨雨,一個家族能走到今天,可不簡單。
而顧家之所以有‘顧家的房子’的說法,其實還要追溯到張士誠時期。
當初蘇州府還是張士誠的地盤,在朱元璋來攻的時候,就是靠著沈萬三等蘇州百姓大力支援,才能固守蘇州達八月之久。
雖然後來朱元璋沒有進行屠城的血腥報復,可歷史八個月的戰事,仍然對蘇州城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和破壞。
再加上著名的洪武趕散事件,導致了蘇州城的許多大戶都被迫離開了家鄉,遷徙到了蘇北地區,或者到了京城。
就比如沈旺,沈萬三一家的祖籍本是湖州路烏程縣人,後來到了蘇州城。
就因為沈萬三當時大力支援張士誠,才被跟著一起遷往京城,雖然沈萬三最後還是被流放了,但是沈旺帶領著沈家,如今只能居住在京城,可不敢輕易回到祖籍所在地。
這就導致了,顧家在沒有動搖根基的前提下,甚至因此而一家獨大。
就這麼說吧,在重建蘇州城的過程中,可以說全城的土地,都幾乎成了顧家的房產。
顧家的房子,也因此而來。
不但許多重建的房子是他們家蓋起來的,連曾經那些大戶世家離開時,也不得不把房產賣給了他家。
說句難聽的,連官服都拿顧家無可奈何,就連他們想用地,那也得先問問顧家的意見。
至於城內房子為何這麼貴,也是因為顧家掌握著大量的房產,但是卻不會輕易出售。
畢竟是幾百年的大家族,不差那點錢,於是他們只是把房子租售出去。
久而久之,就導致了蘇州城內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一房難求。
“竟然還真特麼炒房來了?”朱楩整個人都不好了。
朱楩甚至都要懷疑,這顧家該不會也有穿越者吧?竟然目光如此毒辣?
因為他深知,房子是剛需,你一家老小總要有個屋瓦遮身吧?
別的不說,總要有個能生活的房屋吧?
而一旦讓顧家長此以往霸佔整個蘇州城的所有房產,光是收租,就可以吃喝不愁,錢財源源不斷的納入腰包了。
這可還行?
“這顧家可有什麼違法亂紀,或者欺壓百姓的罪名?”朱楩微眯雙眼,看來,得收割一波韭菜了。
“呃,沒有,”沒想到李景隆尷尬一笑,表示這顧家乃是歷經數朝,存在了幾百年的老牌家族。
這麼一個世家,雖然也會有紈絝子弟,但是不多。
正所謂富不過三代,可只要超過了三代,就會積累很大的底蘊,哪怕一開始是暴發戶,慢慢的也會變成世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