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侯大苟,你是個人才啊
姓姓姓姓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章 侯大苟,你是個人才啊,大明,本來想擺爛,結果系統來了,姓姓姓姓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群,都是大明子民,都是您的子民。漢族也好,瑤族也罷,只要是百姓都是兄弟。該死的是那些狗官。”
朱楩陷入了沉思,一邊是在思索侯大苟的話裡有幾分可信度,一邊也在回想,據聽說城內百姓,超過七成都是漢族,而且在攻破城牆之前,在瑤族佔領城池以後並未遭到迫害。
想來這侯大苟確實一直在約束部下,對百姓秋毫無犯。
否則這場戰爭一定會演變成種族之間的對立。
真到了那時,恐怕漢族的無辜百姓才是最遭殃的,就算被屠城也不為過。
“殿下,廣西百姓一直久聞您的大名,也一直幻想著有朝一日廣西也能被您收服,到那時大家就能成為您的子民了,就能得到您的庇護,有屬於自己的地,能吃飽肚子。”
“現如今廣西瘧疾橫生,瘟疫暴虐,若是等到八月份,天氣炎熱,恐怕整個廣西將要十室九空。”
“您可一定要救救廣西鄉親父老啊。就算您要殺了我,我也甘之如飴。”
侯大苟再次跪了下來,一個頂天立地,甚至擁立十萬大軍的漢子,卻紅了眼眶。
但是朱楩卻說道:“你啊,以為這麼說,自己就能脫罪嗎?你知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
侯大苟抬起頭,表情平靜的說道:“我知道,謀反之罪,罪不可恕。但是我們只是想要活下去,這有何錯?”
朱楩忽然心裡一動,是啊,只是想活下去,有什麼錯?
朱元璋不也是因為活不下去才造反的嗎?
朱元璋曾經出家為僧,結果寺廟都維持不下去了,不得不把廟裡的和尚紛紛遣散。
朱元璋這才下山,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軍。
朱楩忽然想起後世老郭一段話,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但凡能活下去,老百姓都不會輕易造反。
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才會鋌而走險,不得不反。
所以才說百姓一直都是最好糊弄最好管的人,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連這麼好管的百姓都造反了,只能說是統治者的悲哀。
可朱楩畢竟不能去感同身受,否則豈不是在鼓勵大家造反嗎?
屁股決定腦袋,朱楩只能說道:“無論如何,你的罪名都不能饒恕。”
侯大苟點點頭,並不感到意外,只是說道:“殿下,侯大苟本想投奔您,願意為您效犬馬之勞,鞍前馬後,死而後已。但是卻演變成了今天這個地步,無論如何也無法開脫。可侯大苟這條命不重要,廣西百姓的命才是重中之重。侯大苟不求其他,願意為您收服數十萬瑤族人,只求您救救廣西。”
朱楩輕嘆一聲:“都是我大明子民,只要是我大明子民,本王自然不會視而不理。放心吧,本王這就前往廣西檢視當地瘟疫情況。”
瘟疫之事刻不容緩,朱楩深知古代瘟疫有多可怕,別說古代了,就是在現代,一旦出現瘟疫級別的大型傳染病,那都是無比恐怖的。
自古以來,因各種瘟疫而死亡的人,永遠都是最多的。
君不見黑死病在歐洲殺死了多少人?
據說歐洲總人口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都是黑死病殺死的。
可見一斑。
一旦瘟疫形成,很快就會擴散開來,到時候不光是人,連方圓百里的動物,都要慘遭毒害。
於是朱楩立即傳令下去:“著花榮暫代英德縣巡撫,執掌英德縣一應事務,把此地之事上報朝廷,由朝廷定奪。”
巡撫,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並且在洪武年間也曾出現過。
而且這個官職可大可小,若是加兵部侍郎銜者就是正二品,最次也是從二品或者正三品。
並且巡撫擁有一省行政、軍事、監察、司法等各項權力,可謂是一把抓。
當然了,花榮只是暫代,朱楩事急從權,已經顧不上許多。
花榮還在震驚,他爹花茂也不過就是正二品的都指揮使啊,而且巡撫比都指揮使還大,幾乎與所謂總督一般了。
這都不需要繼承他爹的職位了好吧?
還好花榮也沒被衝昏頭腦,知道自己只是暫代之職,後面還得撤下去的,但是過過癮也是好的啊。
“謝殿下提拔,”花榮趕緊跪謝,明白這是給自己履歷增輝呢,以後晉升也方便多了。
“花榮,”朱楩接著交代道:“雖然瑤族叛亂,但是與百姓無關。除了投降的叛軍,不可輕易打擾百姓。你要嚴令約束部下,與百姓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