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一寸河山一寸血,九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郛遂借該報剖明心跡,表示自己之所以如此犧牲個人清譽,不辭勞苦,完全是在為國家唱戲。

誰也不是天生的賤骨頭,我在日本人面前也想伸伸腰,可是伸過腰之後,個人是爽了,國家卻還是沒有善後的辦法,所以為大局計,我不能那樣冒險,不可因逞一時個人意氣,給國家闖出無窮之禍!

此時最讓黃郛感到傷心的還是孤立無援。

由於身處敏感之境,官場同僚不是對之口誅筆伐,落井下石,就是躲著他跑,有時甚至蔣介石都有意無意地保持和他的距離,沒有一點“甘苦來時要共嘗”的意思。

這就是艱苦努力後所能得到的全部報償,你終究還是別人棋盤上的一枚棋子。

北方的春天,只有陰霾,沒有晴朗,只有失落,沒有喜悅,只有孤單,沒有理解。

幸好,南方還有一座莫干山,那裡還有自己深愛的女人。

沈亦云起初對黃郛出山十分悲觀,但在各種流言蜚語襲來時,她毅然選擇了以身擋箭:外交政策是政府制定的,如今仗打輸了,不是我丈夫的錯。他只不過是與政府互為表裡,一唱一和,以分擔國家責任罷了。

黃郛想念著南方,可他仍然不得不一個人在北方繼續苦鬥苦撐下去。

華北的兩年,不是容易的兩年。

關東軍答應簽訂停戰協定,是有其用意的,那就是要把黃郛的政整會發展成自己的代理組織,如果你一點便宜都不讓他佔,這隻東洋惡虎幾乎肯定還要繼續傷人。

與日本人較量,黃郛不是硬碰硬。

你日本不是有柔術嗎,我拿來為我所用,處處以柔克剛,讓你拳拳落空。

黃郛曾引用家鄉的一則故事,來形容自己的謀略:我老家(浙江紹興)附近有海。有一天舟行海上,忽然從海里躥出一條大鯊魚,張著大嘴要將船一口吞掉。這船上的人可嚇壞了,因為從來也沒看到過這麼兇悍的鯊魚,於是划著船就跑。

鯊魚在後面緊追不捨,咫尺之間,眼看著就懸了。

船上有糖包,人們在慌亂之中,就擲了一袋糖包過去。這鯊魚接在嘴裡,吧嗒吧嗒,真是好味,追趕的節奏自然就慢了下來。可是糖不一會兒就吃完了,馬上又追。

沒辦法,只能繼續扔糖包。鯊魚接在嘴裡,吃完再追。如是者三,糖包將盡,船也靠岸了,而鯊魚仍不肯舍。

不捨的結局就是倒了大黴,被船上的人輕鬆搞定。

原因嘛,離岸太近,鯊魚擱淺了。

黃郛之意盡在其中:面對著窮兇極惡的鯊魚,你不能一點甜頭都不讓它嘗,但是又不能讓它嘗得太多,這就取決於船上人對分寸的把握。

外交場猶如生意場,有得必有舍,有舍必有得,重要的是不能因小失大。

黃郛一方面督促關東軍撤出關內,另一方面也同意與其進行通車通郵談判,並作出了適當讓步。

經過他的大力整頓,停戰後僅三個月,華北政局即趨向平穩,經濟上也大有起色。北戴河海濱一帶本來因戰亂搞得無人敢去,然而當年夏季,已儼然成為一方樂土。

相比對外,最難的卻是對內。

當年何應欽和黃紹竑為什麼要把大量的精力“浪費”在一個交際花的客廳裡?

派系複雜,人心各異,中國人在這方面似乎有著天生的弊病,哪怕是在外寇環伺的情況下都不能稍有更張。

打仗的時候還好一點,等到不打仗了,大家又各自撥拉起了算盤。

說一件看上去芝麻綠豆點大的事情:北平公安局局長的更換。

黃郛提了一個人選。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竟然遭到了東北軍將領的集體反對。

不是說黃郛提的這個人不合格,很夠格。

那為什麼反對呢?

不為別的,就因為原來的公安局局長位置是東北軍系統的人坐的。

我的位子動也動不得,絕不能給別的派系搶去,就這麼簡單。

好不容易擺平,把大家都勸到一張桌子前說話。他們倒是團結了一下,可馬上又把鬥爭的矛頭對準了黃郛。

大戰之後,華北駐留著很多部隊,民力和財政難以負擔,黃郛便想“裁兵減餉”,以節約開支。

然而這個東西卻是最觸及神經的,因為沒人願意裁或者減。就連在長城抗戰中表現不佳的東北軍都持強烈的牴觸情緒,認為打仗沒有功勞還有苦勞,憑什麼這一刀要砍在自己身上。

推行“裁兵減餉”的結果,就是弄得眾人都勃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九八做星嫂

李一一

[網王]立海大的撿球替補

嬌綠

妖女修仙錄

無組織

甜心栽跟斗

閃啊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