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兒不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部分,成功緻富全書,敏兒不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雄心勃勃,似乎要追隨後羿去把最後一顆太陽也射下來。可是,世界上沒有狂躁者也能取得成功的例子,因為狂躁和抑鬱其實是兩個極端的情緒:狂躁是極度興奮,而抑鬱是極度的抑制。在精神病分類裡,有一種精神疾患就叫做狂躁——抑鬱症。
(七)猜疑
猜疑是人際關係的腐蝕劑,它可以使觸手可及的成功機會毀於一旦。莎士比亞在他那出著名的悲劇《奧塞羅》裡面十分生動而深刻地刻畫了猜疑對成功的腐蝕。愛情因為猜疑而變得隔閡,合作因猜疑而不歡而散,事業因猜疑而分崩離析。猜疑的原因是缺乏溝通。
許多猜疑最終都證明是誤會,如果相互之間的溝通順暢,那麼猜疑的黴菌就無處生長。對成功路上艱難跋涉的追求者來說,猜疑將是一個隨時可能吞沒你整個宏偉事業的陷阱。因為你的猜疑可能隨時被別人利用,而矇在鼓裡的你還渾然不覺。其實,只要你細加分析,就不難發現猜疑是多麼的沒有道理和破綻百出。
猜疑的另一個原因是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缺乏足夠的自信。為什麼會猜疑?因為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而這種擔心顯然是由於對自己控制局面的能力信心不足造成的。
那麼,我們怎樣控制由這些非理性因素所帶來的不良情緒呢?拿破崙·希爾為我們講述了以下五個例子:
1、從一位美國總統的修養來看此事。馬琴力總統某次在一種本來可以發怒的情形中,制止了自己的憤怒,這就很足以證明他是一個能夠渡過難關的人。他有一種很聰明而極簡單的方法,以克服那發怒的對手。
有幾位代表,因總統指派某人為收稅的經紀人,而來抗議。其中領頭的是一個議員,6。2 英尺高,脾氣很粗暴。他用憤怒的口氣罵著總統,差不多用的是一種侮辱的詞彙。但是總統毫不作聲,任他去洩盡他的精力,然後總統很平和地的說:“現在你覺得好些了嗎?”繼而接著說:“照你所說的這種言詞,你實在是無權曉得我何以要指派某人,不過我還是告訴你。”
那議員的臉馬上紅了,想道歉,但是總統又用一副笑臉說:“無論什麼人如果不曉得事實,總是容易被弄得發狂的。”然後他解釋其中的事實。
馬琴力總統這種冷靜而帶諷刺的答覆,就足以使這位議員覺得自己用這種粗暴的語言是錯了,而這次的指派或許是對的。他的這種聰明的對付,使那位議員完全無所施其力了。
這個議員回去報告他交涉的結果時,只能說:“夥計們,我忘了總統所說的是些什麼,不過他是對的。”
發怒的結果,總是承認自己的錯了。你能制止不發怒,證明你是對的,你的對手便無能為力了。行動冷靜則對方也會冷靜下來。對方的辦法是要激起你發怒而做出一種不合理的事來,使你事後後悔。落入這種陷阱裡實在是愚蠢。一個對你這種憤怒毫無反應的人,你對他發怒,實在是毫無意義的。
打倒一個憤怒的對方,沒有比冷靜更好的辦法了。
大律師綽特認為,用一種漫不經心的方法最有效力。當審案的時候,他不是把腳翹起來,便是把椅往後仰著,把手抱著頭;或者是把腿伸直,手放在口袋裡。他總是不激奮,不發脾氣的,而且不甚吃力的樣子。他好象把審案當作一個大笑話一樣;沒有什麼爭論,而是一種演劇。他那種幽默性,使法庭充滿了笑料。向著他吼叫或憤怒是不可能的。
這種冷靜的方法,如果能使對方發脾氣,就更有效力。對方本想激起你的憤怒而得勝,卻被你的冷靜態度激怒了,這不是很可笑嗎?
2、洛克菲勒刺激律師憤怒。
洛克菲勒在某案件中受審時,因為在面對對方激情的詢問時持平和的態度和做不動聲色的答覆,使他贏得了這場官司。那個質問的律師在態度上似乎明顯地懷著惡意,如果洛克菲勒也發怒,本來也是人之常情,不過他太聰明瞭,不會那樣魯莽。
“洛克菲勒先生,我要你把某日我寫給你的那封信拿出來!”那律師用一種很粗暴的聲音說。這封信是質問關於美孚石油公司的許多事情,而這些事件那個律師在法律上並無權利去質問。
“洛克菲勒先生,這封信是你接的嗎?”法官問。
“我想是的,法官。”
“你回那封信了嗎?”
“我想沒有。”
然後他又拿了許多別的信出來,也照樣宣讀了。
“洛克菲勒先生,你說這些信件都是你接的嗎?”
“我想是的,法官。”
“你說你沒有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