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部分,中醫內科學,上訪不如上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苑出版社。1998)
【古代文獻精選】
《素問·脈要精微論》:“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選#書#網#x#u#a#n#s#h#u#。c#o#m…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證治準繩·雜病》:“肝主風,風為陽氣,陽主動,此木氣太過而克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諸陽之末,木氣鼓之故動。經謂風淫末疾者此也。亦有頭動而手足不動者,蓋頭乃諸陽之首,木氣上衝,故頭獨動而手足不動,散於四末則手足動而頭不動也,皆木氣太過而兼火之化也。”
《醫宗己任編·戰振慄》:“大抵氣血俱虛,不能榮養筋骨,故為之振搖,而不能主持也。須大補氣血,人參養榮湯。或加味人參養榮湯,若身搖不得眠者,十味溫膽湯,倍加人參,或加味溫膽湯。”
第四節痙證
痙證是以項背強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張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古亦稱為“痙”。
《內經》對痙證的病因病機早有記載,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認為:“諸痙項強,皆屬於溼”,“諸暴強直,皆屬於風。”《靈樞·經筋》也說:“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素問·骨空論》又說:“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素問·氣厥論》載有“柔痙”之病名,由“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痙”。《金匱要略》在繼承《內經》理論的基礎上,明確了外感表實無汗為剛痙,表虛有汗為柔痙,並提出失治誤治,津液受傷,筋脈失養致痙的理論。其有關傷亡津液而致痙的認識,給後世以重要啟迪。明·張景嶽《景嶽全書·痙證》說:“凡屬陰虛血少之輩,不能養營筋脈,以致搐攣僵仆者,皆是此證。如中風之有此者,必以年力衰殘,陰之敗也;產婦之有此者,必以去血過多,衝任竭也;瘡家之有此者,必以血隨膿出,營氣涸也……凡此之類,總屬陰虛之證。”強調陰虛精血虧損致痙。清·華岫雲在《臨證指南醫案·肝風》按語中,首先闡述了痙證和肝臟的關係,認為:“肝為風木之髒,因有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其性剛,主動主升……倘精液有虧,肝陰不足,血燥生熱,熱則風陽上升,竅絡阻塞,頭目不清,眩暈跌僕,甚則瘛瘋痙厥矣。”清·吳鞠通則進一步將痙證概括為虛、實、寒、熱四大綱領。清·王清任《醫林改錯》提出了氣虛血瘀可以致痙。
西醫學中各種原因引起的熱性驚厥以及某些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中毒性腦病、腦膿腫、腦寄生蟲病、腦血管疾病等出現痙證表現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痙證的病因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個方面。外感由於感受風、寒、溼、熱之邪,壅阻經絡,氣血不暢,或熱盛動風而致痙。內傷是因肝腎陰虛,肝陽上亢,陽亢化風而致痙,或陰虛血少,筋脈失養,虛風內動而致痙。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風、寒、溼邪,壅阻脈絡,氣血執行不利,筋脈失養,拘攣抽搐而成痙;外感溫熱之邪,或外感寒邪鬱而化熱,邪熱消灼津液,筋脈失於濡養,如《金匱要略方論本義·痙病總論》就痙證形成指出:“脈者人之正氣、正血所行之道路也,雜錯乎邪風、邪溼、邪寒,則脈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滯,而拘急踡攣之證見矣。”或熱病傷陰,引動肝風,擾亂神明,而發為痙證,如《臨證指南醫案·痙厥》所說:“厥陰誤進剛藥,五液劫盡,陽氣與內風鴟張,遂變為痙。”
2。久病過勞
久病不愈,氣血耗傷,氣虛則血行不暢,瘀血內阻,血虛則不能濡養筋脈。久病臟腑功能失凋,或脾虛不化水溼,或肝火灼傷津液,或肺熱蒸灼津液等,皆能產生痰濁,痰濁阻滯經脈,筋脈失養而致痙。先天稟賦不足,操勞過度,Et久肝腎陰虛,陰不制陽,水不涵木,肝陽上亢,或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鬱化火,亢陽化風而致痙。
3。亡血傷津
大病傷津或產後失血,及汗證、血證、體虛等病證失治,傷津損液;或過用汗、吐、下法,如表證過汗,風寒誤下,瘡家誤汗等,均可導致津傷液脫,亡血失津,筋脈失養,發為痙證。
二、病機
痙證病在筋脈,屬肝所主,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有聯絡和保護骨節肌肉的作用。筋脈依賴肝血的濡養而保持剛柔相兼之性。如陰血不足,肝失濡養,筋脈剛勁太過,失卻柔和之性,則發為痙證。病變髒腑除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