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部分,醫謀論,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竟然是乾的!
“春果,昨晚可曾下雨?”周萋畫側身問春果。
“沒有啊,昨天天那麼好,怎麼會下雨呢!”春果附身收拾東西,不明白周萋畫為什麼這麼問。
難不成昨晚的雨聲是我在做夢?那秦簡的離開?是假的嗎?
卻看那梧桐樹下的董庸,忽而有了行動,在他朝帳篷走來之時,周萋畫收攏一下衣袖,邁出帳篷,迎了出去,“不知董少卿前來,有何貴幹?”
董庸還想著進帳篷跟周萋畫輕言細語,被周萋畫這麼一攔,只得停住步子,董庸微微定神,朝周萋畫作揖,一板一眼,道,“劉二一案多虧週四娘相助才能順利破案,只是某在案宗書寫時,對蘇玲、蘇瓏兩人的死因上仍有諸多不明之處,還請四娘多多相助啊!”
董庸生性風流不假,但為人卻公私分明,辦公就是辦公,縱使私心再重,也定然會收斂自己的秉性。
若是私下玩樂,那就簡直換了一個人,瀟灑,不羈,凡事以樂為主,也正因為如此,這才混了個“京城第一風流郎君”的稱呼,此稱頗為響亮,以至於把他應有的功績全給磨滅了。
此次董庸之所以能被派下來成為劉二一案的督辦,還是他父親董侍郎再三努力之下所得,從董侍郎角度看,周萋畫雖然近兩年性情沒落,卻仍是那自幼就名譽滿京城的奇女子,自己的兒子若不做出點功績,難免會錯失了這樁好婚姻啊。
董侍郎這點跟周午煜倒是有幾分共通之處。
一聽董庸是為了蘇玲、蘇瓏這對姐妹的死而來,周萋畫減緩了警惕,“好,不過,可能得晚些時候了!”
董庸臉上閃出一絲喜悅,“不急,一早邊聽說四娘要回侯府的事,這樣倒也好,某正暫住在侯府裡,若是案情出現疑問,詢問起四娘來,倒是方便了不少!”
此言一出,周萋畫瞬間明瞭,什麼案情,什麼補充,不過是這廝為在侯府接近於我想得措辭罷了。
警覺之心再起,便無法放下,周萋畫眼睛瞪圓,怒視著董庸,剛欲開口送客,就聽遠處傳來一稚嫩的聲音,“麗娘,麗娘,救命啊,救命啊?”
卻見一丱發小童,跌跌撞撞沿著田間的小徑跑來。
小童穿著一件淺色粗布裋褐,不過七八歲的模樣,周萋畫腦中隱約有他的印象,這好似是柳神醫身邊的徒兒。
他邊跑邊喊,“師父發瘋了,師父拿著榔頭,去侯府找老太太去了!要出人命啊!”(未完待續)
ps:我在想,要不要不間斷的發兩章,或者一次性6000字呢,感覺這主意不錯,明天就試試!
070 溫柔還是暴力
原來這柳神醫也不知怎麼打聽到方老太太今天要來田莊接周萋畫,早早就埋伏在方老太太必經的金潭橋上。
除去這小童,柳神醫還有另一個大徒弟,大徒弟一看師父這是要鬧出人命啊,一邊在金潭橋上阻止著柳神醫,一邊讓小童來喊昨天成功將柳神醫情緒安撫的麗娘。
而此時的麗娘正在帳篷後忙碌著,她一早起床,就發現昨天周萋畫給的包袱不見了,非但包袱不見了,連借來的那支熬藥的砂鍋也不見了。
忙著找東西的她,就連那董庸來,都沒察覺,直到聽到這小童喊自己,這才從帳篷後的臨時灶屋離出來。
小童一看麗娘出現,就跟那飛蛾似的直接撲了過去,抱住麗孃的腿就嚎啕大哭,“麗娘,求你去救救師父,師兄說,你若不去,師父就鬧出人命了!師父可不能出事啊!”
“聽說,周都護已經將刨墳的人送官了,可師父不信啊,非要找那老夫人理論一番,麗娘啊,求你救救師父啊!”小童年紀雖小,記性卻不錯,把師兄教導的話,一字不漏地說了出來。
麗娘聽完,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她拉起小童,立刻奔到周萋畫面前,“娘子,老奴……”
“去吧!”沒等麗娘開口,周萋畫就答應了,“出了事總歸不好,能勸下是自然!”
“多謝娘子!”麗娘連忙作揖。
那小童也是個懂事的人,一見麗娘對周萋畫這般有禮,又知道這田莊裡住著是侯府的嫡女,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娘子,娘子,師父不是壞人,若不是師母的墳被刨了,他也不至於發狂啊。若是有意外,還請娘子出手啊!”
小童這般伶俐,周萋畫甚是喜歡,示意麗娘講他扶起,“好,若出意外。兒不會坐視不管!”
得到周萋畫的承諾,小童再次作揖,就拉著麗娘急匆匆地朝金潭橋趕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