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6部分,我為王,僻處自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兩天去了你府上,與你長談了許多,你實話告訴我,你決定與漢國議和,是不是得了漢人的好處,我可知道,範拙這幾年與漢人做生意,可是發了大財,說他現在富可敵國也不為過吧!”
黃歇呵呵的笑了起來,伸手從桌上拿起一疊卷宗,遞給了屈重,“太尉,你一直注重于軍事,對於民政根本從不過問,你看看這個吧,當知道為什麼我不同意開戰了!”
屈重有些疑惑地翻看著這疊標註站絕密的案卷,慢慢的,臉色有些變了,一柱香時音這去,他抬臉看著黃歇,臉上盡是沉重之色。
“三年之間,我們的糧食產量減產百分之三十,金銀等流失達到兩千萬兩!”黃歇拉開抽屜,從內裡取出幾張花花綠綠的票子,啪的一聲拍在桌上,“這是漢國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你瞧瞧如何?”
看著屈重拿著這幾張票子把玩,黃歇緩緩地道:“這每一張,從票面上來看,都值一百兩銀子,但對我們來說,他根本一文不值,我們楚人可是拿著真金白銀,換取著這些紙票。每年向漢國流失的金銀觸目驚心。”
“首輔既然知道問題所在,為什麼不制止?”
“怎麼制止?”黃歇反問道:“漢國的商品美觀,耐用,便宜,我們的商人從漢國進口他們的產品,是拿著金銀去的,但漢國從我們這裡進口的東西,卻少之又少,除了綢緞,綢緞所獲得高額利潤使得湖廣地區毀糧種桑,導至糧食減產,這便是資本逐利的本能,我們能強行命令那些商人毀了桑樹,再重新種糧麼?”
“為什麼不可以?”屈重**地道。“糧乃一國之本。”
“這個道理誰都明白,但屈太尉,我大楚現在一國的賦稅十分之一來自湖廣,再說細一些人,理是來自這些綢緞商人,毀桑種糧,那稅賦從何而來?你練兵的軍費從何而來?維持一支數十萬人的軍隊的軍餉開銷從何而來?”黃歇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難啊,兩難,動那一頭都讓我心尖滴血。”
“可如此下去,我們的狀況不會越來越惡化麼?所以還不如趁著現在,與漢國幹上一場!”屈重道。
“打贏了還好,但屈太尉,你能保證一定打贏麼?”黃歇反問道:“漢國與秦國在晉陽對峙,漢國出動了多少兵力?只不過是原來趙國的一些兵馬再加上他們第一軍區的四個步兵軍和兩個騎兵師而已,漢國共有多少個軍的兵力,足足二十餘個,剩下的軍隊在幹什麼,莫非是吃乾飯的麼?在我看來漢國根本就沒有與秦國大規模開戰的打算,我甚至懷疑,他們的真正目標是我們。”
“這不可能,從各方面的情報顯示,漢國目前都還沒有對我們用兵的打算。”屈重搖頭道。
“高遠做事,向來難以預測,我們不得不防啊,屈太尉,現在我們不能出兵,我們還要唆使秦國與漢國儘量地將仗打得更大一些,能更多地將漢國的兵力調入西方才是啊,所以對於秦國,我們可以提供財力上,武器上的支援,但要我們直接出兵,卻是萬萬不行。秦國百足之蟲,就算現在失力大損,但與漢國打起來,沒有個幾年也是分不出勝負的,這幾年便是我們的黃金時期,太尉,這幾年,你要練出一支足以匹敵漢人的軍隊,而我,則是要振興民生,為你打造一個穩固的,厚實的後方。最終漢楚必有一戰,靠天靠地都靠不住,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大楚地跨萬里,不比漢國小,人丁數兆,比漢國還要多,我們只要做好了自己,又何懼漢國?”
屈重張了張嘴,卻又將話咽回到了肚子裡。黃歇說得也有道理,現在與漢國開戰,就算是漢國兩面作戰,也不見得自己就贏了。
“重點是做好自己!”他喃喃地道。
“對,所以對秦國,我們要有限度地支援,對漢國,我們則要虛以委蛇,我相信,只要給我們時間,強大的楚國必然會再一次邁上中興的臺階,不敢說到時候能擊敗漢國,至少能讓漢國不敢與我們輕易開戰。”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繼往開來(133)老友重聚
船在江面上拐了一個彎,駛離了楚國的水域,繼續劈波斬浪,向前駛去,郭晗回頭看著背後愈來愈遠的楚軍水寨,心裡莫名地鬆了一口氣,覺得整個人一下子都輕鬆了起來。
這條船上所有的人都是隸屬於國安局的,也是郭晗自己的下屬,在漢國的水面之上,他再也不用偽裝什麼了,一時之間,神清氣爽,大踏步走下了二樓,踢掉了鞋子,赤著腳板走到溼漉漉的甲板之上。
“老闆,回去歇著吧!江上風大著呢!”一個面板黝黑的漢子提著撐杆,笑著道。
郭晗哈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