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啊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0部分,奮鬥在初唐,閃啊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殷天宗口中所說的三千學子,長孫無忌下來馬車之後,也看得真真切切。
三千學子,一水兒穿戴著斗笠蓑衣,靜坐在朱雀門前,幾乎是百人靜坐為一排,鱗次櫛比一排排,足足排成了一個方形靜坐列陣。
長孫無忌並未第一時間鑽進人群,也沒有飛速來到正指揮領軍衛府士卒戒嚴維持秩序的蘇定方身邊,而是靜靜地觀望著裡頭的情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他現在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這些學子要靜坐齊聚朱雀門前,為什麼三千學子要統一穿戴斗笠蓑衣的都不知道,他現在冒然衝進去也不知如何處置。
索性,他就站在不遠處的一個角落先看看現場的情況。
很快,三千學子靜坐的方陣中就爆出異口同聲的齊天震吼:“我們要見皇上,我們要見皇上!”
長孫無忌聽罷,暗暗點頭,正如殷天宗所言,這三千學子是鐵了心要見皇上啊。可他們為何要這身打扮,為何要用這種方式來見皇上呢?
很快,三千學子方陣中突然站起來一個人,此人傲然挺立於靜坐方陣中,如鶴立雞群一般的顯眼。
雖然此人同樣是一身蓑衣斗笠,但在長孫無忌眼中看來,此人頗有幾分獨領風騷的氣質。
咦?
長孫無忌擦了擦自己的眼睛,這人他好像見過,居然是在長安名聲卓爾的才子,射陽書院的山長,被譽為天下寒門學子項背之人物——陳康陳仲達。
長孫無忌之所以對他這麼有印象,那是因為陳康與自己的兒子長孫衝素有往來,長孫無忌在府中見過此子,端的是個人才。可惜是個寒門子弟,他一直瞧不上眼罷了。在他看來陳康再有才華又能如何?不是關隴世族出身,將來的成就始終有限。
此時再見陳康鶴立雞群一般站於靜坐的三千人方陣中,長孫無忌心疑,莫非這次三千學子蓑衣斗笠齊聚朱雀門小,是他組織的?
他這是要幹什麼?就是為了要見皇上一面?
就在他心中疑雲陡生間,傲然挺立的陳康摘下頭上的斗笠,突然振臂呼喊道:“在長安的三千寒門學子們,我輩讀書人,寒窗苦讀十載,甚至數十載,為的是什麼?”
唰~~
陳康一開口說話,整個三千學子的方陣中頓時鴉雀無聲,安靜了下來。
只聽陳康接著高聲喊道:“為的就是學有所成,好將來進入仕途,報效朝廷,報效國家。我們滿腔熱忱,為得就是為陛下牧守江山社稷,為天下蒼生謀得福祉。正是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三千寒門子弟們,你們說,我陳仲達說得對也不對?”
“沒錯!沒錯!!”
“正是!正是!!”
三千靜坐的學子突然又是齊聲高喊,回應著陳仲達的問話。
陳康展開雙手示意眾人噤聲,突然口氣凌厲,措辭狠辣地朗聲道:“可是呢?可是有人就是不願我們寒門子弟出人頭地,不願我們這些寒門子弟報效朝廷,報效皇上。”
這時,方陣中有人就跟事先安排好了似的,突然插嘴喊道:“仲達兄,是什麼人如此可惡,居然用心如此險惡?其心可誅啊!”
陳仲達冷笑一聲,說道:“這用心險惡之人並非一個人,而是好大一群人。每次科舉,這些人都把持著各地鄉試縣試州府試,乃至長安會試的名額,而限制住我們寒門子弟的錄取資格。偏偏他們還將這些名額給那些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紈絝子弟,欺人太甚啊,同窗們!而且這還不止,那些出身官宦世家的紈絝子弟,他們不用在炎炎夏日和冰冷冬日下寒窗苦讀,他們不用忍飢挨餓省下口糧來買筆墨紙硯,卻輕易得到了我們夢寐以求的功名仕途。為什麼會這樣?”
“簡直欺人太甚,憑什麼他們就享有特權?這是為什麼啊,仲達兄?”
還是那個堪比最佳影帝的托兒在方陣中適時插嘴喊問道。
陳仲達又是連連冷笑,眯著眼睛掃視著眼前的三千餘人,緩緩沉聲喊道:“為什麼?就因為他們出身關隴世族,他們出身官宦門第。而我們這些人都是貧家魄戶的子弟,都是出身寒門的學子。哪怕我們再努力,再用功十倍,對我們來說,科舉之路都是荊棘坎坷,功名仕途都是難於登天。三千寒門學子們,你們說,我們家貧落魄,我們出身寒門,這些能是我們的錯嗎?這些能是我們求取功名的阻滯嗎?這一切的一切,能怨我們嗎?”
“不能!”
“不能,不能!!”
“我們要見皇上,我們要見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