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啊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6部分,奮鬥在初唐,閃啊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三計連環都失敗了,難道還能有更好的計策?”

李佑道:“三計連環?具體是哪三計連環?本王還以為這是第一計呢。”

韋挺解釋道:“第一計,是把保密的大德寺一案,宣揚的人盡皆知。第二計,王圭主動登門求取琉璃器皿。第三計才是王圭自盡。三計連環,步步相扣,絕妙無比。這都能失敗,只能說是天意了。”

李佑怒道:“莫非岳父大人認為是天意不讓孤王做天下之主?”

“呃……老夫不是那個意思。老夫是說,郭業是有大氣運之人,太難對付了。不如咱們換一個角度考慮此事。”

“換一個角度?”

“就是說,你就算要當皇帝,也未必一定要除去郭業。咱們能不能想想別的辦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興許能把他拉過來呢。”

張亮冷笑道:“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為了對付郭業,大家又何必效忠齊王?晉王李治才是嫡長子,大家效忠他豈不是更加名正言順?韋尚書,您可不要錯打瞭如意算盤。”

李泉道:“郭業一出手就拿了我們價值幾百萬貫的琉璃器皿。奪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我們五大士族和郭業誓不兩立。”

韋挺嘆了一口氣,道:“可是郭業咱們的確鬥不過呀?”

“鬥不過也要鬥!再說了,現在的形式還沒有那麼絕望!”

“哦?莫非勳國公又想出了一個三計連環的計策?”

張亮搖了搖頭,道:“要不是出了大德寺一案,要不是老王圭恰好是五大士族之人,哪能那麼容易施展三計連環?這種情況有一次就算邀天之幸了,怎麼可能有第二次機會?”

“沒有絕妙計策就對付郭業,那也太莽撞了吧?”

張亮道:“原來咱們就是不夠莽撞,只想取巧而勝,才總是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這次不能再重蹈覆轍了!”

“看來勳國公早已經胸有成竹了。”

……

……

聽說隴西李氏的族長李泉和勳國公張亮聯袂前來的訊息,郭業也是一愣。他趕緊大開中門,把這兩位貴客讓進了客廳。

一陣寒暄之後,郭業輕咳一聲,首先進入了正題。

他說道:“您二位都是貴人事忙,今日來到找郭某人,不知有何見教?”

張亮道:“張某人如今沒有任何職司,僅僅保留了一個勳國公的頭銜。至於李家主,更只是一屆平民百姓,可不敢當貴人二字。不過我們老哥倆來找您,的確是有事和您商量。”

“勳國公有話請講。”

“是這樣的,在五大士族的琉璃工坊之中,張某人有一成股份。”

“莫非勳國公是為五大士族做說客而來?為的是大德寺內那價值千萬貫的琉璃器皿?不好意思,晚了,那些琉璃器皿已經全部沒入宮中了。”

“非也,非也。”張亮搖了搖頭,道:“那些琉璃器皿乃是大德寺和尚的贓物,朝廷早有定論。張某人可不是為它們來的。”

“那您的意思是?”

李泉道:“還是讓老夫來說吧。想當初在板橋鎮,我們五大士族和您有了協議,暫不製作琉璃器皿。一切等您從新羅回來再說。現在您都回來幾個月了,不知秦國公是怎麼個章程?”

“這個……”郭業心裡咯噔一下子,心說那話來了!自己那個緩兵之計,經過兩年時間,終於失效了!

他想了一下,道:“李家主不好意思,郭某人公務繁忙,還真忘了這茬了,不知您有什麼章程沒有。”

“琉璃器皿可是好東西,可惜一直價格昂貴,平民百姓無法享用。我們五大士族既然掌握了廉價琉璃的製作方法,當然不能把他束之高閣。所以,在下想和秦國公商量一下……”

“你們準備大量出售廉價琉璃了?”

“那倒不是。如今我們並沒有現成的貨物,不過如果秦國公沒有意見的話,以後我們可要大量生產了。”

郭業慢條斯理地答道:“那我如果說不同意呢?”

“那就請秦國公證明,您有能力製造出玻璃。如果您無法證明,我們五大士族為了大唐子民都能用上琉璃器皿,就不得不得罪了。”

張亮補充道:“無論讓百姓用上琉璃器皿還是玻璃器皿都是功德無量之事,秦國公要是既不拿出玻璃器皿,又不願意讓我們出賣琉璃器皿。那未免也太霸道了。”

郭業道:“聽你們二位的架勢,好像我郭業一定會阻撓二位生產琉璃器皿似的。嘿嘿,真是可笑。今天我郭業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