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6部分,十國千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盞柔聲道:“勿忘初衷。”

這是她今晚說的第一句話,郭紹聽罷若有所思,點頭道:“金盞指的是……不過朕會記得你的話。”

符金盞也不解釋,沉吟片刻又道:“這會兒別人應該都沒什麼,恐怕二妹心裡不太是滋味。”

郭紹沉默下來,這倒是,畢竟符二妹是他明媒正娶的結髮妻。

金盞又道:“我有一事相求,將來陛下若有心立太子時,可多考慮翃兒,你知道我的心麼?”

郭紹“嗯”了一聲,先答應下來,因為一則金盞沒把話說定,二則郭翃本來就是嫡長子,肯定最可能地考慮他為皇儲……會少很多阻力。

“紹哥兒,你再抱我一次罷。”金盞輕咬著朱唇,紅著臉道。

郭紹趕緊擁抱她,忽然之間,他覺得這句話似曾相識,彷彿回到了第一次接觸金盞的身體,當時抱金盞的後果很嚴重,那顫抖的心記憶非常深刻,緊張又虔誠……

……

李處耘在宮中宴席上喝了些酒回來,本來臉色就紅黑紅黑的,人稱“李關公”,喝了酒更紅。他一回來便叫人泡了一壺茶,安安靜靜地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不料他的族弟李良士又來了,在邊上出謀劃策。

李處耘忽然之間很心煩,好不容易才忍下來沒有罵出口!他孃的,你一個謀士,出的全是餿主意,見識還沒老夫深,做什麼謀士?!

這謀士根本沒用!唯一的用處不是策劃謀略,最多就是查漏補缺,幹些交待他的事……畢竟是同族,至少還比較能信任。

李處耘心中隱隱有個長遠的深慮,但卻不知從何作手,也沒能理清其中具體的關係……只是一種直覺,若坐視這樣下去,以後他們這些軍功勳貴以及後代,可能地位、說話分量都會越來越輕!

要是沒有大仗打(小打小鬧根本不需要大將),一群武夫謀略見識又不如文官,說話能管用?恐怕真的只能坐享富貴,就這樣聲色犬馬混日子了。

但是從何佈局?

李處耘覺得自己需要一個謀士,真正有見識的、深謀遠慮成竹在胸的人,而不是這些為了眼前一點蠅頭小利、嘰嘰喳喳惹自己煩的濫竽充數之輩。

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

李處耘問開封府周圍有什麼名士,李良士便說王樸、魏仁浦、李谷等人,都是名士。

可這些當了大官的,李處耘卻無興致。因為就算他們有見識,也不會和一個武將說掏心窩的話,站位不同、牽扯太多。

李良士又引薦了幾個名士。李處耘都只見了一面,便不再想見第二面。這些人或引經據典高談闊論,或深諳琴棋書畫……李處耘當年在關中時便喜結交名士,見得多了,談幾句就知道別人擅長什麼。

良士見主公都不滿意,也很犯難,沉吟道:“主公所求之人,不讀書者不行,經史通者,則明理;光是學識淵博恐怕也不成,得熟知官場戰場,方明實;還得見多識廣遊覽天下,方明道。有此資歷者,若天資聰慧,必有所見。”

李處耘聽罷點點頭,覺得這麼些年來李良士說了不少,這番話卻最讓他贊同。

不過還有一點要求,天下道理萬千,那道理得正好是李處耘需要的才行,要與他的主張吻合……比如現在有人在李處耘面前說文官治國天下太平的好處,就算說出花兒來,李處耘能滿意麼?

“咦?”良士恍然道,“我倒想起了一人。”

因為他剛才提了諸多挺不易的要求,然後具體到一人,李處耘頓時有了興致。不料良士又皺眉道:“不過……”

李處耘脫口問道:“不過甚麼?”

良士沉聲道:“不過此人做過叛將李筠的幕僚。”

“哦……”李處耘回憶片刻,“你是說仲離?”

李良士詫異道:“主公知道此人?”

李處耘點頭道:“略有耳聞。老夫雖從行伍,年少時卻喜交士人,志向欲為儒將,只可惜……”他一本正經摸了一下大鬍子,展開袍袖低頭看自己五大三粗高大魁梧的身材。

良士見他的動作,一不留神差點沒笑出來。因為李處耘的外貌看起來確實像關公和張飛的合體,但他卻說要做儒將……

良士憋紅了臉,瞪眼看著李處耘,良久才開口道:“那仲離什麼來歷尚不清楚,聽說他曾隱居終南山,‘隱’出了些名聲,後被李筠聽到大名便請出山為幕僚,頗為倚重。此人飽讀經史,又做過道士遊歷四方,多年在李筠麾下效力,據說精通易經,會卜卦。可惜了明珠暗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