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0部分,十國千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將武夫聽罷恨不得舉雙手贊成!也有人嘀咕道:“在戰場上殺了他們那麼多人,那官兒倒也幹得出來!”
韓通冷冷地制止眾人的議論,說道:“重任在身,還是慎重求穩的好。而今仍在敵國,若要尋歡作樂,待回東京憑功領賞,便無人管束爾等。”
“遵命!”“得令……”
……
十月,東京金祥殿書房中,郭紹開啟了韓通在遙遠的東島親筆書寫的奏章。他靜靜地看完,立刻長長地鬆了一口氣,臉上也因為激動而變得紅潤起來。
“召政事堂、內閣諸臣,幾個國公到議政殿議事。”郭紹先吩咐了一句。
宦官曹泰躬身應答,立刻退出書房。
郭紹在幾張大圖和御案上的卷宗之間來回踱著步子,有點心急的模樣。
實際不僅日本國想早點結束戰爭,郭紹何嘗不是?因為他沒錢了!
以現在這樣的戰勝時機議和,趁機要求最大的利益,是郭紹很願意看到的事情……他不是為了某種情緒在洩憤,更不能只考慮東島一地,因為更多事需要急迫地解決。
如果戰爭再這麼拖延下去,郭紹也感到十分操蛋。一方面沒錢,另一方面遠征軍那點人沒法殺光那麼多東島土著,陷入泥潭更會對局勢失去控制。
郭紹走在地圖前琢磨了許久。心道:從石見國把銀子挖回來,鑄成大量的貨幣,從河西到遼東,整盤棋都活了!
至於日本國,需要時間和技巧,慢慢進行佈局,太過激進很容易造成反噬……後世明朝永樂帝調集幾十萬大軍攻破了交趾首都,操之過急最後還是沒立住!郭紹認為武力是基礎,但只靠武力不一定能成功。
郭紹隨即來到議政殿,將韓通的奏章傳視諸臣。
他很贊成韓通在奏章中寫的議和條件,但欲對和議稍作改變。不僅要租借直轄石見國銀山所在之大森地區,還要控制難波港……郭紹看了前方的描述位置,猜測大概就是後來京都門戶大阪港那片地方。
許軍駐軍在平安京南部港口,並承諾保護平安京的安全。
史彥超頓時就一臉疑惑,悶頭在那裡終於沒有開口。但神情已被郭紹看在眼裡。
郭紹知道史彥超的納悶……不久前郭紹還當眾大怒,要夷平平安京,轉眼之間一下子態度完全相反,反而要保護平安京?
郭紹懶得解釋,反正大部分文武應該明白,好處實利才是最重要的!他只是不動聲色地隨口一提,“日本國主君臣屈服求和,但謀反(起義)難以預料。”
如果能與平安京朝廷達成合作,相互依存,便可以一起鎮壓東島國內叛亂,如此會大大地減少大許朝廷在東島的軍費開支。
議政殿上商議決策,沒有人反對與日本國議和……大臣們都等著儘快挖金銀回來!禮部遂具體準備金冊、王命等物,挑選使節前去平安京,正式冊封建立君臣之禮。
郭紹又下旨樞密院派人嘉獎韓通、石見堡指揮張建奎等人,詔令他們部署完東島之事,便回朝慶功。
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
冊封大典在平安京大張旗鼓地進行,無數的人湧上街頭圍觀。日本朝廷軍隊和許軍水師都派遣了人馬設防。
但是許多難以預料的事很快就開始發生。
不到一個月,藤原實賴的書案上就堆積了一大堆國司們的書信。諸國多地混亂,有盜賊攻打郡司官府,一些充滿仇恨和憤怒的人趁機劫掠莊官和富戶,因為地方莊園裡難免有中原的瓷器和銅錢;連郎中家也不能倖免,稍有地位的郎中都會儲備中原藥材。
平安京公卿十分震怒,一個參議當眾說道:“既有如此大義,當初圍攻石見堡屍山血海,他們怎不請纓上戰場與敵軍拼殺?”
另一個官員冷笑道:“亂賊甚至也不敢靠近平安京,因平安京附近有戰力強悍的許國人馬。”
藤原實賴身邊臉上有刀疤的武士頭領冷冷道:“真之勇士,已用血肉之軀殞命於石見國戰場,而現在作亂那些人,不過是色厲內荏的懦夫!”
藤原實賴正身跪坐在上位,閉著眼睛久久無言。他在冥想之中,感覺身邊的一切如同是凋零飄飛的落櫻,不安定的惶然籠罩著身心。
憤怒的普通盜賊和武士並不可怕,他最擔心的是出現一些有見識的人,趁機斂聚實力,利用現今朝廷軟弱之機,蠱惑人心威脅平安京朝廷根基。
藤原實賴睜開眼:“吾等若不改變現狀、為日本國之前程勵精圖治,必有覆滅之憂!”
眾人紛紛拜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