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部分,十國千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宰相王溥的人都語焉不詳;不知道王溥會不會透露給郭紹。
不過郭紹現在別管皇帝怎樣,得想辦法回東京!
符氏還牽掛一件事:皇帝的身體有恙究竟到什麼程度?希望皇帝能挺住,至少先回京來!不然十幾萬大軍、周朝最精銳的軍隊都在外面,皇帝一駕崩,那些軍隊該聽誰的?
萬一到了那個地步,趙匡胤會不會在郭紹毫不知情下、矯詔把郭紹召到中軍伏殺……就算不好伏殺,在涿州的虎捷軍左廂也不是周軍主力的對手。
符氏立刻叫來宦官曹泰,讓他立刻傳郭府的京娘到宮裡來。
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
涿州中軍行轅挨著官府衙門,日夜都能聽到衙門裡傳來的哀嚎和呻吟。這個時代沒有抗生素一類的藥物,軀幹受傷感染後的傷兵只能慢慢等死、四肢感染就只能鋸掉,十分殘酷。
中軍這地方的選址、當時就顧著周朝軍隊的形象不擾民,見官府門前的地方很寬敞,就立了藩籬駐紮;實則非常吵鬧。
郭紹在大帳內坐著,一面聽著時不時傳來的悲催哀聲,一面聽著部將們在下面議論紛紛……蕭思溫部已經進抵涿州。
……郭紹有點走神,不知為何忽然“心有靈犀”似的想起了皇后符氏:皇后的耳目很厲害,他是見識過的;他被下旨駐守涿州,皇后應該知道了罷?
她一定很擔心。
饒是郭紹完全沒經歷過高層權力鬥爭,但皇后告訴他一定要回京,也大概想得明白她的佈局。
等皇帝柴榮駕崩,如果支援皇后的軍隊在外鎮,兩萬人就真的不算什麼,隨便幾個地方節鎮都都能湊夠兩萬軍隊;更何況涿州離東京實在是太遠,一千多里……但若是在東京,用法就大有講究了!這兩萬人一旦有了執政者、樞密院的支援,力量就會無限擴大。
哪怕東京有十幾萬精銳,但那些兵平時是分散的,要動員起來很費事、動靜也會很大。武將在東京完全沒有調兵權,什麼部隊駐紮在哪裡、駐紮多少人,全憑樞密院說了算……而如果皇后攝政、又真正信任郭紹,兩萬人集結在一起,在東京簡直是絕對優勢力量,可以從容分化各軍。
郭紹十四歲加入禁軍、今年二十二歲,已經在禁軍裡幹了八年,他太瞭解禁軍的情況。
各軍分駐在城中多處,而且一半以上的人是完全分散回家休整的;只要有人擅自動用某一部軍隊,立刻就是謀逆罪、實實在在的把柄,他來不及集結大軍就會遭到皇后親信部隊的圍剿打擊……雙方誰贏誰輸暫且不論,樞密院肯定幾道調令下去、調集其它軍隊一起群毆反叛者;其他的武將就算搖擺觀望,樞密院的軍令要不要聽從了?不聽的話就是抗命,事後與反叛沒任何區別,那便不是觀望而是選擇。所以沒有立場的武將,定會習慣性地遵守樞密院的軍令。
誰在東京直接武力反叛,只要不出意外就會遭到整個禁軍的群毆。除非他能把禁軍四大主力的將領全部換血,至少絕大部分換成支援他的武將……影響力若是有那麼大,那便什麼制度都不管用。
所以郭紹必須要回到東京去,還要帶著自己的“嫡系”虎捷軍左廂回去,這樣才能最快速度地幫助皇后控制局面;不然皇后沒兵,幹什麼都提心吊膽,沒有武力威懾根本不敢動那些驕兵悍將。
……帳中的諸將議論了一陣,現在正在抱怨。董遵訓道:“突然叫咱們守涿州,城中軍糧也沒有事先準備。現在糧道被襲,涿州如何久守?”
羅彥環也附和道:“那蕭思溫的大股馬兵離開固安,緊逼涿州。咱們的騎兵打不過他,只能讓那幫遊騎襲擾糧道;岐溝關的龍捷軍馬兵按兵不動,也不送糧來。這狀況真是蹊蹺得很,官家難道要坐視咱們在涿州不顧?”
又有人道:“若是這會兒契丹主率大軍南下圍困涿州,該當如何?”
李處耘鎮定道:“遼人圍不住涿州,分兵圍城便不夠兵力和大周主力決戰。除非官家在據馬關南按兵不動,但丟掉禁軍一廂精兵那是不可能的事。”
沉默了許久、不知在一個人琢磨什麼玩意的郭紹,忽然開口道:“我有法子了,召集指揮使以上將領,安排一下兵力。”
……
蕭思溫大股人馬距離涿州十里立營觀望,這種追逐戲他已經感到厭煩。
先是涿州南部的輕騎被涿州騎兵驅逐包抄,被追得到處跑,然後他便率軍來對付涿州的周軍騎兵;結果周軍又退回城池裡去了。蕭思溫退也不是攻也不是,也毫無辦法……攻城顯然沒用。
蕭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