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部分,十國千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決的做法!)
光論職位高低更沒甚意義,武將裡張永德和李重進二人無益是最高階。李重進便不說了,淮南之戰後一直在揚州,北伐前夕調到了河東,至今和向訓在那邊防備契丹,都沒回本鎮。張永德的實力也比不上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因為……
鐵騎軍幾乎是趙匡胤的嫡系!
周朝禁軍兩大系統,四大主力、諸班直共約十四萬人。禁軍是整個國家的武力最精銳,而鐵騎軍又是禁軍中最精銳。殿前司兩大主力,控鶴軍歷來表現堪憂,鐵騎軍才是真正撐起殿前司地位的一支人馬。
當然,如果要乖乖的遵守規矩和軍法,趙匡胤確實不算什麼,上面的張永德、樞密院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有權否決他的動作。但如果大家都不講規矩的時候,趙匡胤在鐵騎軍的控制和威信優勢明顯。
郭紹也相信,如果不是有生死之仇、不是今後的皇后政權會專門盯著趙匡胤;趙匡胤想直接兵變的風險實在太大,勝率可能不到五成,他肯定不願意幹;而先進行博弈然後逐漸取得勢、才是明智之舉。
但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郭紹手底下也有兩萬人,大小武將許多,但他只能和左攸兩個人先在這裡密謀。這種事,說出去太危險。這間廳堂的房屋孤零零的、牆壁厚實,所以郭紹才選在這裡議論,之前已經在附近部署了幾個心腹親兵,不讓一般人靠近。
郭紹沉思許久,終於開口道:“我要換作趙匡胤,這關頭也會搏他一搏。”
左攸也認可他的說法:“搏一下還有機會,不搏必敗無疑。”
“對,錯過了這節骨眼上紛亂的形勢,一旦新舊大權接替完成,趙匡胤就動不了。”郭紹道,“皇后當政,首先就會對趙匡胤進行嚴防、削弱、清洗。朝廷軍政大權他一樣都沒有,連調兵和駐防都沒有權力,還博什麼弈?”
郭紹沉吟道:“他要是不願意放權跑路,最後還得拿真刀真槍幹。反正一定會動手,等到以後處處受制才幹,何不趁現在的時機?”
如果是別的庸人,根本沒膽識放手一搏,就好像一頭豬要被殺了、它都不敢咬人,只能戰戰兢兢地等死;但就因為對手是趙匡胤,郭紹才相信他會做出最明智的唯一選擇!最考驗膽識、勇氣的選擇!
最冒險的方法,有時候反而是風險最低、最有效的做法。
左攸再次問出了剛才的問題:“主公以為,趙匡胤的策略是什麼,想幹什麼?”
“他想兵變!”郭紹直接說道。
兩人頓時面面相覷,只剩下外面的風在呼嘯,吹得樹木嘩嘩作響。
郭紹沉聲道:“我試圖揣測他的意圖,想象怎麼做才是趙匡胤最明智的選擇……想找到他的謀略線索。
如果我沒猜錯。趙匡胤認定我是最大最徹底的反抗者,因為和他一樣、我不反抗就是死無葬身之地,沒得選!趙匡胤現在的目的,就是想把我這個最頑固的反抗者調離京城,讓部下嫡系虎捷軍左廂群龍無首、或是完全來不及協同反應;然後矯詔,捏造一個名義比如奉詔清君側之類的,以心腹為核心、不用太多人,裹挾鐵騎軍各營壯大聲勢恐嚇京師其它人……最終的目標,以部分精銳攻佔金祥殿、控制樞密府政事堂兩大要害,特別是金祥殿。然後挾制中樞收拾殘局。”
郭紹說罷冷冷道:“我要是趙匡胤,身處現在的境地,我就會這麼幹。”
左攸的臉色已變得毫無血色。
郭紹又道:“時機很重要。鐵騎軍一旦出動,除了皇帝沒有人具備威信能斥退他們……張永德?張永德沒必要冒這麼大的險跟著趙匡胤拼命,可能會在殿前司被扣住。樞密使?王樸謀略智慧還行,但人家都不講道理魚死網破了,他能幹嘛,軍中一般人誰認識他,高平之戰後王樸的工作還負責在屋子裡寫文章。宰相文官們麼?更是笑話,武夫都拿起刀槍了,能聽文官的才怪。只有皇帝才能遏制局面!
所以趙匡胤必須選好時機。不能太早,皇帝臥床不起最好剛剛人事不省、或說不出來話,但宮裡不直接傳訊息出來的話、時機不好掐準……現在臥床不起不能大聲說話也可以冒險一試。
不能太遲,太遲官家一駕崩,中樞的人肯定馬上聽皇后的號令。皇后會直接調我的人馬、以及諸班直比較能信任的軍隊駐防,趙匡胤沒機會……因此咱們現在就已經有危險了。”
郭紹嘆了一氣:“咱們最安穩的處境,當然是大家都相安無事,等皇后掌權,還怕什麼?想來咱們的機會更大,但是如果這節骨眼上大意了,多少機會都沒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