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部分,十國千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仁瞻是南唐國以前很有名氣的大將,李煜當然知道是何許人,他在考慮別的事。
李煜想了想說道:“你去韓熙載府上,把劉六么請到宮裡來,我上朝回來就要見她。”
“喏。”宦官急忙應答。
李煜先去朝廷上見了大臣,然後在御花園的一座亭臺等著要見的人。從宮室內走出來,外面陽光明媚草木蔥鬱,呼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李煜的心情反倒舒暢了不少。
他不慌不忙地在水榭亭臺中品茶等著,許久後,宦官終於帶著一個俊俏的小娘沿著道路過來了。李煜觀察了一陣,發現那小娘肌膚白淨,不過投足之間卻少了一般小娘的溫柔,很是灑脫果決。李煜心道:大將家連女子也有點彪悍之氣。
李煜身邊還有一些宮女,見他接見一個陌生小娘子,也面有好奇之色。李煜很難親近除了王后之外的女子,眾人都忍不住去看那小娘是長什麼樣的人。
宦官在小娘子旁邊輕輕提醒了一句,那女子上前便跪在地上,拜道:“妾身劉六么叩見王上。”
“快快請起。”李煜親自上前扶住劉六么。他不是隻做個動作,而是實實在在地扶住了劉六么的手。她頓時臉頰微微一紅。
李煜微微側目,宦官高吉當下便招呼近侍離開了亭臺。
“朕方繼位不久,鮮有閒暇。剛剛才聽說劉仁瞻的女兒在金陵,方得一見。”李煜說道。
劉六么已站了起來,恭順地侍立在前,說道:“妾身罪將之女,今日能得王上召見,已是榮幸萬分。”
李煜搖頭道:“劉仁瞻是南唐國的功臣,怎能叫罪將?”
國主一句話就為劉仁瞻翻案,劉六么頓時面有驚訝之色。
李煜一本正經道:“淮南戰敗,國中士氣頹喪,父王只是收了劉家在金陵的一座院子以示懲戒。實則我們都沒不怪劉仁瞻,他已經盡力了。卻不料劉仁瞻之女竟淪落至斯,朕有疏忽之處,實在虧待你們了。”
“妾身不敢。”劉六么忙道,“帶家父多謝王上恩典。”
“家父?”李煜皺眉道,“你覺得劉公尚在世上?”
劉六么驚道:“家父已過世了嗎……”
李煜不動聲色地看著她的表情,問道:“劉公的事你都知道些什麼?”
劉六么道:“家父丟失了壽州後,父兄都被周軍俘虜,聽說被押解到東京去了。後來的事妾身都一無所知。”
李煜聽罷,說道:“你一直都在江南,難怪不知。去年南唐國動盪,朕在東京逗留過一段時間,傳聞劉公已經過世了。朕從一個好友那裡打聽到,說劉公被周朝君臣百般羞辱,含憤而死……唉,真是可惜可嘆,朕知劉公雖然投降,是為了保全壽州城百姓,一直都守節不屈、不受周朝的官職,難怪被如此對待。”
“父親……”劉六么神情一變,臉色蒼白地再度跪倒在地上。
李煜觀察了一番劉六么,覺得她已深信不疑,畢竟一個國主是不會信口開河的。李煜一臉傷感,勸道:“劉娘子節哀。”
剛說到節哀,劉六么的臉頰上就滑落淚水,她沒有奧啕大哭,只在那裡抽泣。
李煜嘆息道:“國家衰微,臣子受辱,朕也有錯。”
“不敢讓王上自責,我們劉家沒有為王上守土盡職。”劉六么哭道。
李煜扶著淚眼婆娑的小娘起來,指著旁邊的板凳賜坐,一番溫柔的勸誡,又道:“劉公是南唐國的良臣,朕不能坐視其後人淪落江湖,你便留在宮中罷。”他又提醒道,“宮中人多嘴雜,你暫且不要說出自己的出身。”
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
顯德五年(958年)七月下旬,時節已經入秋,東京連日的驕陽晴天,氣溫依舊很高。饒是如此,清晨的風中已經帶來了秋的涼意,闊葉樹早早地飄蕩到半空的落葉,在風中迴旋,更添幾分悽清的氣氛。
東京南面驛道上的十里長亭,此時有很多人在此逗留。
世間總帶著古代的人活動過的痕跡,比如這長亭。最先是秦漢的制度“十里一亭”遺留的東西,後來這種制度不復存在,但長亭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楊柳、長亭,成為了送別的寓意被保留下來。郭紹轉頭看亭子外面,果然種著柳樹。
“馬隊已停止行軍。”一個小將在外面抱拳道。
李處耘轉頭道:“下馬休整。”那小將道:“得令。”
郭紹見李處耘器宇軒昂、得到兵權機會後躊躇滿志的舉止,心下又更放心了。郭紹覺得一個人越想要一樣東西、他就越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