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8部分,十國千嬌,剷除不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君臣一拍即合,大方地回應歸義軍,給曹元忠正式冊封名號:河西節度使、西域大都護……
沒有一個人反對,因為周國的勢力現在根本到達不了河西,實質上本來就管不了。當地人主動來奉正朔,又不要錢和兵,名分當然給的十分大方。
朝廷的態度,曹元忠不僅能名義上管河西,還能名正言順地用中原王朝的身份與西域諸部來往。
郭紹決定派一個使團和歸義軍使者去河西,帶上朝廷的詔書,前去摸清情況。
就在這時,翰林院官員盧多遜主動請纓為使。
攻南唐之戰時,盧多遜冒死到江寧勸降,但功勞對於南唐戰爭作用不大,加上他資質太淺,回朝後依舊沒得到重用。
這次他再度請纓,郭紹答應了他的要求。並叫樞密院下令秦州的王景接待朝廷使者,並派兵護送。
……東京客省使與吳越國來往密切,希望吳越國能納土歸降;江南士林德高望重的韓熙載也在試圖勸說錢家。但進展不大,吳越國態度恭順、每年進貢,但是國內仍舊保持著大量的武力。大週一方面找不到理由對吳越國動兵,一方面也覺得勞民傷財……吳越國並不是很好打,當初南唐國與它戰爭了幾十年都沒滅掉。
去年大周也派了使者帶詔書去南漢國聯絡,不料南漢國主回應朝廷,竟然自稱“朕”,以“大漢皇帝”自居。這郭紹君臣十分惱怒。
今年初又派人去談,要求南漢國主放棄帝號,向周朝稱臣……大臣們認為這是合理要求。而今大周坐鎮中原,併吞蜀、南唐以及一干割據政權,已是最大的國家;而南漢國偏安一隅,向中原稱臣理所當然,而且也是明智的做法。
不料盧多遜剛離開東京那幾天,忽然得到江南的奏報:南漢國主與大周使者沒談攏,竟然怒而殺之!
群臣聽到這個訊息,滿朝譁然。
人們無法理解南漢國主為什麼要那麼做,王樸徑直說道:“南漢國主是個昏君!”
眾臣紛紛議論,立刻對南漢發動戰爭。諸將也紛紛請纓,要求帶一支兵馬過去滅了南漢國……武將們十分積極,他們看出來南漢國比較弱、內部也很昏暗,這是顯而易見立軍功的機會。
但郭紹沒有馬上表態。他雖然也和朝臣們一樣憤怒,但不能打亂了陣腳;觀察王樸、李谷等大臣,也沒有急著喊打喊殺。
郭紹不禁琢磨,具體的考慮……調兵太遠,現在的江南沒什麼能戰的兵,南唐國滅亡後精兵被抽走、兵權被分化,主要是提防吳越國和內部謀反,進攻兵力不足。
其次,現在貿然發動幾千裡外的滅國之戰,需要耗費時間。而大周之前的大略是“先北後南”,透過北伐建立威望,然後借勢收復南方偏遠的地區;現在再度發動南面的大戰,就是在改變戰略方向了,不能輕率就動手。
郭紹現在需要一個調整後的整體方略。
第六百三十章 食不甘味
清晨的金祥殿。東殿內廳,符金盞輕聲道:“一會兒我便不出面了,留在這裡聽聽便是。今天陛下要與大臣們商議大事?”
郭紹把目光從桌案上的奏章和圖紙上收起,看向符金盞點頭稱是。他站了起來,望著窗外巍峨的重簷宮殿,不禁說道:“這個位置,只是走上了一個臺階。天下還很大,四方不服王化,甚至威脅中原,此時依舊任重道遠。”
符金盞道:“天下久經戰亂,凡事不能一蹴而就。”
郭紹踱了幾步,忽然抬起頭來,眼神一凝,“但是,總有一天大周將站在巔峰,威服四海,建立不世之基!”
符金盞被他野心勃勃的目光感染,情緒也有些激動,用鼓勵的口氣道:“我相信陛下定能成就大事。”
郭紹此時又意識到自己是這個世上獨特的人,現在又大權在握,沒有理由不去超越古人,他感覺體內的氣息在膨脹。
就在這時,宦官王忠入內,彎下腰恭敬地說道:“陛下,大臣們都到了。”
郭紹抱拳向符金盞告辭,轉身向門外走去。一行隨從簇擁著他來到一間寬敞亮堂的殿室內,他仰首從容地向上位椅子上走去。
一眾大臣立刻跪伏在地,恭敬地高呼萬壽無疆。
“平身,賜坐。”郭紹抬起黃色的袍袖道。
一群人謝恩,分兩邊小心翼翼地落座。殿室內安靜了一會兒沒人說話,這時魏仁浦便站了起來:“臣與樞密使王使君商議後,有話上奏。”
上位旁邊站著的宦官王忠微微側目仰視郭紹,然後便道:“魏副使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