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3章 天上掉餡餅,傲世第一皇子,高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到鄒靜雲身穿一襲華麗的官袍,官差與百姓無不楞在當場。哪怕是再蠢的愚人也該明白,鄒靜雲是個了不得的大官。
幾個被圍攻的官差深知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道理,急忙衝過來向鄒靜雲告狀。
可鄒靜雲不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從科舉入仕起,他在大晉官場待了已有十幾年。他不會輕易下級官吏的話,更不會輕易做出決斷。
於是鄒靜雲先將本地官差與本地百姓分開,然後逐一審問。
花了足足半個時辰的時間,鄒靜雲終於把這場衝突弄了個清楚明白。
原來是當地百姓不信任官差,認為所謂的清查土地實為官府盤剝百姓的新辦法而已。
今天官府信誓旦旦,保證只清查土地,絕不做其他事。可日後誰知道官府會不會翻臉,藉機增加稅負,或是勒索百姓。
以往不乏有這樣的例子,所以百姓們抗拒官差,不肯配合他們工作,將名下擁有土地情況告知。
面對這種矛盾,鄒靜雲深知絕不能來硬的,只能以循循善誘的手段勸說百姓配合。
“老鄉們,官府清查土地,並非是為了方便盤剝,而是為了保護你們的權益啊。”
“你們仔細想一想,若是官府不把田地丈量清楚,併為你們重新發放地契。將來若是有了爭執,你們該如何證明這田土屬於你而非他人?”
“若無官府出具的地契證明,不管矛盾鬧到什麼地方,恐怕都是富貴人家能笑到最後,而你們貧民百姓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田地為人奪取。”
幾個為首的百姓想了想,的確是這個道理。
可官府從不做善事,只知盤剝百姓,早已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了刻板印象,不是鄒靜雲三言兩語就能改變的。
一個老農將頭撇過去。
“哼,你是官,自然替官府說話了。”
“我們怎麼知道查田對老百姓有沒有好處,除非你能讓我們看到才行。”
鄒靜雲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卻被隨行的浚儀縣令拉到一旁。
“丞相大人,您千萬不要的答應這些刁民的要求啊。”
“他們一個個都是屬兔子,蹬鼻子就上臉。今天給了他們好處,也許明天他們就會用其他藉口索取。”
“再說了,白花花的銀子用到泥腿子們的身上豈不是可惜了。”
鄒靜雲面無表情地看向他。
“你叫什麼名字。”
浚儀縣令還以為得到了鄒靜雲的看重,馬上就要飛黃騰達。
“下官楊笛,是慶元三年的同進士,來浚儀縣已有兩年半。若無意外,下官應該還要在這浚儀縣幹上一任。”
鄒靜雲衝他點了點頭。
“你的意外現在來了,你下一任用不著在浚儀縣待了。”
聽到這話,楊笛欣喜若狂。
“大人的意思是,要把我提拔到中州行中書省?”
由不得楊笛不高興,中州行中書省是監國大人親自設立的新衙門,位高權重。衙門又設立在京城中,做官之餘還能體驗一番京城的繁華,實在令人愜意。
“我的意思是,脫了你身上的官服,滾回老家種田。既然你把老百姓當泥腿子,那你就嚐嚐泥腿子的生活吧。”
人生的大喜大悲,竟被楊笛在幾個呼吸的時間內體驗一遍。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敢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切。
而鄒靜雲一行將他丟在此處,繼續向前。
鄒靜雲將隊伍最後方的幾輛牛車喚來,掀開上面的篷布。
“諸位父老鄉親,你們不是要看查田的好處嗎?就在這裡。”
牛車上裝的全是嶄新的農具,鐵鍬、犁鏵、鋤頭、鐮刀、耒、耜應有盡有。
種田的農民對這些工具有著深厚的感情,看到這些農具的一剎那,便將全部的身心投入到上面,目不轉睛的樣子,讓鄒靜雲想起了當年自己的考場上應試的模樣。
“來人,為父老鄉親們分發農具,根據戶籍冊來,每戶限領一套。”
見此,百姓們終於相信鄒靜雲此舉是為了他們好,無不歡呼,為鄒靜雲而叫好。
陳留郡守見此良機,急忙上前拍鄒靜雲的馬屁。
“難怪出行前丞相要我們帶上此鄉的戶籍冊子,我等官吏還以為大人是想統計一下人口損失,原來還有分發農具的目的。以戶籍冊為名單,便可輕易防止冒領,大人真是高瞻遠矚。”
俗話說的好,千穿萬穿,馬屁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