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章 以銅築炮,炮成,傲世第一皇子,高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衛茜移步車間時,一門火炮剛好被製造出來,工匠們七手八腳地將火炮從模具中取出的同時,用以澆築這門火炮的泥範也被毀掉。
但沒人把這些泥範當回事,華夏大地上最不缺的就是泥土,泥範毀了,再做一個就是。
工頭指揮工人們將火炮推出工廠,到靶場進行試射。
按照規定,這門火炮最少也要在靶場開十炮,並保證還有一百發的壽命才行。
否則質量如此低下的武器運到戰場上,豈不是要將士們白白送命。
至於衛茜,自然也到靶場邊觀摩射擊。
工匠們對於火炮並沒有什麼深入的理解,只是將之當做放大版的火銃,先填入一定量的火藥,再塞入鉛彈,射擊的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不過工匠們多次經歷過火銃、火炮的射擊,對這些火器的一大特點心知肚明,火器在射擊時會產生巨大的後坐力,輕則令皮肉受傷,重則令骨骼斷裂。
因此這些工匠不敢隨意找個地方發射火炮,而是預先挖出一個小土坑,再將火炮放進去,以厚重的土壤來抵擋火炮的後坐力,也避免火炮亂動傷到人。
隨著工頭下令點火,白色的引線頓時變成一條火蛇躥進炮膛,火藥在炮膛內
迅速燃燒爆發出巨大的衝擊力,砰的一聲便將炮彈射了出去。
這發鉛彈重達三十斤,威力十足,最終竟飛出五百多米,將土地砸出一個行軍鍋大小的淺坑。
看到這份威力,所有人都明白火炮的強大之處。
若是這枚炮彈能砸進人群之中,恐怕能製造處一條十丈遠的血痕,把一個營的兵士都嚇得尿褲子。
測試遠不止於此,只有試射十發後,且炮身沒有明顯的裂痕才能成為合格的火炮。
不幸的是,這門剛出廠的火炮沒能抗過測試,最終在第六發時炸了膛。
整門大炮都被炸上了天,部分碎片甚至飛到了十多米的高度。
面對這一幕,所有工匠都是一副習以為常的表情。
衛茜心中有許多疑問,忍不住拉來一位老工匠詢問。
“這火炮經常炸膛,會不會和炮身溫度太高有關係?”
衛茜曾經居住在沙河郡時,不慎被行商所欺騙,買了一口極薄的鐵鍋,放在爐子上稍一加熱就會崩裂。
於是她聯想到今日火炮炸膛的場景,心想,也許正是因為溫度過高導致金屬變得脆弱。
“衛大人,我們起初也是這麼想的,於是遣小工手提水桶,不斷將山中寒溪之水澆上去,令炮身
溫度如置隆冬。可萬萬沒想到,最終這火炮依舊炸了膛,威力絲毫不比今日小。”
“我和幾個老兄弟猜測,這些火炮之所以會炸膛,要麼是因為裝藥太多,要麼是因為炮身的強度不夠。若能以水力鍛錘不斷捶打,定能讓炮身變得無比堅韌。”
說到這裡,老工匠搖了搖頭。
水力鍛錘只能用來捶打鐵板,對火炮這樣的大傢伙束手無策。
再者,即便真用上水力鍛錘,又如何保證火炮的樣子不發生變化呢?
趙鼎給出設計圖紙後,嚴令工匠們不得做更多嘗試,只允許生產改進這一種火炮。他畢竟是穿越者,知道這種形似圓柱形的火炮才是最適合這個時代的。
忽然,老工匠提了一嘴。
“若是能把澆築火炮的原料從鋼鐵換成其他金屬,諸如黃銅、紫銅、青銅,也許能行。這些金屬極為堅韌,即便炸膛也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危險。”
老工匠憑著經驗判斷應該更換築炮原材料,卻誤打誤撞給了衛茜啟發,也許真的應該進行更多嘗試。
她將工頭喚來,詢問為何不更換築炮原材料的原因。
工頭的理由卻令衛茜感到哭笑不得。
“殿下賜予的設計圖紙上寫明瞭原材料宜使用
上好的鋼鐵,而且銅價太貴,用銅築炮和用銀錢築炮沒什麼區別,這太奢侈了。”
銅作為一種貴金屬,長期在華夏佔據了貨幣的地位,甚至於錢幣中的含銅量成為了評判錢幣價值的唯一標準。
而此前築炮採用的鋼鐵俱是漢趙公司鋼鐵廠自行生產的,價格十分低廉,幾乎是銅炮的十分之一還低。
“立刻給我採購銅錠,買不到足夠的銅錠就把銅錢融了,從今日開始,放棄用鋼鐵築炮,改為用銅築炮。”
區區十倍造價而已,衛茜出得起這個錢。
這一日,漢趙公司上下為了銅鬧得雞飛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