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2章 炮臺發威,水攻計劃,傲世第一皇子,高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總而言之,火炮初次實戰的威力令趙鼎非常滿意。
即便為這次作戰,神機營的四十五門火炮一共消耗了價值四五千兩的物資,趙鼎也覺得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在擊潰城外晉軍之後,趙鼎並沒有著急進攻城牆,而是在荊門關城外三百步遠的地方修築起了數座高達三丈的碉堡。
這些碉堡的用料取自於附近的泥土、樹木、岩石,用料極其紮實,工序極為嚴謹。
與其說這些建築是碉堡,還不如說這些建築是炮臺。
這也正是趙鼎修築這些碉堡的用意。
命士卒將火炮吊到碉堡頂部,調整好射擊角度便可以居高臨下地準荊門關轟擊了,在這個高度上,火炮可以輕易奪走城中任意一人的性命而不須忌憚城牆的阻隔。
碉堡的一二層則部屬了一批裝備弓弩、火銃的守軍,他們負責保衛碉堡上的火炮。
一旦城內的晉軍殺出來,他們就從預留的射擊孔裡射擊,打擊來襲之敵人。
不過趙鼎的計劃雖好,吊裝火炮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連帶著炮身、炮架,重量足足有一兩千斤。
即便趙鼎利用槓桿原理和力的平衡原理設計出了一款較為原始的起重機,可這個時代沒有電力,趙鼎手頭也
沒有便攜的蒸汽機,只能不惜代價地使用人力、畜力。
在耗盡了上百號壯漢與幾十匹牛馬的力氣後,碉堡所需的火炮和彈藥終於全部吊裝完畢,火炮開始攻城了。
這些擺放在碉堡上的火炮的首要打擊物件自然是城牆上的晉軍。
雖然晉軍有女牆和巨盾的保護,可在無堅不摧的炮火面前和紙糊的盾牌沒什麼區別,不多時這些防護物就被炮火徹底摧毀,城牆上的晉軍猶如被摘了殼的烏龜一樣暴露在安國軍眼前。
炮聲接連不斷地響起,令荊門關內人心惶惶,吳方現在連高樓也不敢上,生怕一顆流彈飛來打死自己。
他會害怕,晉軍自然也會畏懼,站在城牆上已經不能稱之為是送死了,簡直是給安國軍當活靶子打。
為了減少傷亡,也為了削弱趙鼎手中火炮的威力,吳方不得已下令全軍撤入城中,依託城中的民宅、官邸來防禦。
能成為一軍統帥的人沒有笨蛋,吳方也是如此。
他這麼一來,趙鼎辛苦修建的碉堡立馬沒了用武之地。
即便以炮火的射程能對躲藏在城中的晉軍造成傷害,可有著無數建築物的阻隔,威力比之從前十不存一。
吳方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和趙鼎來一場短兵
相接的戰鬥,他甚至將守在城門樓中計程車兵也撤了出來,並將城門開啟,放任安國軍殺進來。
安國軍上下頓時陷入兩難的境地之中。
敵人主動開啟城門,這是一個攻城的好機會,避免了將士們攀附城牆付出更大的傷亡。
可若是殺入城中短兵相接,己方的火器優勢就會蕩然無存,面前仍然有一場血腥殘酷的戰鬥在等著他們。
周炳找到趙鼎主動請戰。
“殿下,給我撥五千人馬,我這就殺進去主動控制住城門、城牆,我軍站在城牆上佔據地利,不怕不能殺敗神捷軍。”
林洞莫名有些心痛,不敢想象接下來的戰鬥會付出多少生命,這可是他親眼看著成長起來的將士啊。
“殿下,咱們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雖然火器不能用了,可我們畢竟佔據了主動地位,而神捷軍只能龜縮在城中被動挨打。”
其實趙鼎何嘗不想靈光一閃,拍腦門拍出一個妙計呢,可攻城本就是軍事中最複雜、最困難的戰鬥,而且他並沒有城市戰的經驗。
就在趙鼎左右支絀的時候,一名路過士兵手中的水桶給了他靈感。
如果以水代兵,自己就用不著費勁攻城,更不用浪費士兵的生命了。
此話一出,卻
瞬間遭到幕僚們的反對。
“殿下,水攻的確是個好主意,而且荊門關旁邊就是荊江,只要築起一道堤壩就能用洪水摧毀荊門關。”
“可荊江再怎麼說也是一條大河,若要築起一道堤壩,非得三年五載不可,等到那時候,只怕黃花菜都涼了。”
“此言有理。況且我們就算築起堤壩,也沒有實施水攻的機會,城內的神捷軍人數比我們更多,他們一定會找機會出城破壞。”
“即便我們一直駐軍到堤壩修好為止,等到洪水來襲時,我們也逃不到安全地帶,此計只能做到兩敗俱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