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0章 降兵遷移,安國軍出征,傲世第一皇子,高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攻陷增城郡的戰役中,趙鼎獲得了三千名降兵以及增城郡各級官吏,增城郡官倉儲存的兩萬石糧食,銀錢一萬五千兩,增城郡武庫刀槍劍戟盔甲一千五百套。
對於如今的趙鼎而言這筆財富算不上什麼,可蚊子腿再小,畢竟也是肉,趙鼎不能放過。
一應物資自然是被趙鼎派人接收,並立即轉運到他的倉庫中了。
至於降兵和官吏們,倒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這些人既不能殺,也不能放。
他們身為增城郡的土著,在本地多有人脈、威望,若是殺了,難免會引起當地百姓反抗,令新收復的土地再次動盪。
若是放了,他們心中難免會再升起不臣之心,也許下一次吳方領兵出關,就是這些人再度舉起反旗的一日。
為了解除自己的後顧之憂,趙鼎決定給這些官吏、士兵來一次遷移。
簡而言之就是將增城郡與其他郡縣的官吏、士兵交換位置,一旦這些人來到一個新地方,必然面臨許多生活、工作上的麻煩,到時候就不會有閒工夫反抗自己的統治了。
這一場遷移的規模不算大,總共四個郡十八個縣,連帶官吏、士兵的家屬一共四萬四千人而已。
可前前後後
的準備卻花了趙鼎和他的幕僚們不少功夫。
這場遷移前後持續十天,這十天的時間內,四郡十八縣的行政、軍事會陷入癱瘓狀態,為了保護百姓的生命、財產不受到土匪的侵犯,趙鼎不得不調集一部分軍隊執行巡防任務,維護遷移期間的地方治安。
此外,為了令這些官吏、士卒安心前往外地工作,又不至於心生怨恨,趙鼎不得不給他們一定的補償,諸如田宅、牛羊、銀錢。
好在這些東西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本就是趙鼎從四郡十八縣的官倉取出來的。
不得不說,趙鼎有時真覺得錢能解決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當遷移命令公告後,四郡十八縣的官吏、士兵多有怨言,甚至有人動過辭去公職回鄉種田的念頭,華夏人畢竟有著安土重遷的傳統,他們有這樣的反應也是理所當然。
可在趙鼎公告遷移補償方案後,這些怨言瞬間就如流星一樣消失了,彷彿從未出現過。
而在遷移工作完成後,這些人也很快進入狀態,開始熟悉新的工作環境,在趙鼎委派的新官員的領導下繼續工作。
後方終於穩固,趙鼎可以放開手腳北伐了。
這一次,他有百分之
百的信心打破荊門關,至於兵鋒能到達何處,那就不是他能考慮的了,一切還要交給天意來決定。
為了與偽帝趙炳的晉軍做出區別,趙鼎對自己麾下武裝力量的軍旗、軍裝做出了略微的變動,其中最為顯眼的當屬軍衣胸前一片白布。
這片白布上寫了軍人的性命、所屬部隊,既便於辨認敵我,也方便戰後陣亡將士資訊的確認,以免造成友軍被挫骨揚灰,敵軍卻被抬入烈士公墓的誤會。
而趙鼎麾下所有武裝力量則被冠以安國軍的名號。
趙鼎自任安國軍大元帥,下轄銀安效節軍、江寧鐵騎、龍捷軍、玄甲騎、工程兵團等多隻部隊。
安國二字有安邦定國之意,此名號一出,趙鼎麾下將士紛紛覺得自己乃是師出有名的正義之師,更覺得鄭王出兵乃是為了掃平動亂,還天下一個太平。
深入軍中聽到將士們的心聲,趙鼎不由得感到慶幸,幸好自己穿越的早,要是晚穿越個幾百年,碰上兵荒馬亂的世道,恐怕這安國軍、定國軍之類的名頭早就被搞臭了,到時候自己還真不知道起什麼名才好。
解決了這些問題後,趙鼎出兵的阻礙只剩下了一個,那就是以什麼名義
出兵。
華夏自古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從不無端發動戰爭,趙鼎雖然是穿越者,卻也要遵守這個遊戲規則。
好在趙鼎不比尋常人,以他的太上皇第九子的身份,想要找一個藉口出兵簡直太容易了。
遠在滄州的大皇子趙岐打出了清君側的名號,要領兵進入京城,清除趙炳身邊的奸臣。
趙鼎不像他這樣拐彎抹角,而是直接打出了驅逐偽帝的旗號。
不錯,趙鼎表態不承認趙炳的皇帝身份,並公開執意傳位詔書的真實性,也許是趙炳偽造出來的,也許是趙炳威逼太上皇擬出來的,但無論如何,趙炳的皇帝身份在趙鼎這邊可不算數。
在打出這個旗號後,趙鼎本以為自己會遭到很多人的指責,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