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1章 捨身犯險,統衛城,傲世第一皇子,高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刻,石泉明白自己大勢已去,再戰下去只能徒增楚軍的傷亡,索性將早先派出去的預備隊一隻一隻撤下來。

至於戰場上的潰兵,只能任由他們向後逃竄了,等他們逃到安全的後方,再派軍隊把他們控制起來。

普通兵將稍加訓斥,然後重歸建制,至於各級將軍,則一律處斬,以震懾三軍。

石泉這麼自有他的道理,身為將領不能力戰到最後,更不能約束部眾堅持作戰,反而與兵將一同潰敗。這樣的人做將軍,對得起楚國給的官爵和俸祿嗎?

當日楚軍撤回營地,石泉仔細盤點一下,己方竟傷亡超三萬,算是與陳慶知交戰的傷亡,總計超過了五萬。

他不由得心中驚駭,要是照這個速度殺下去,恐怕不出一個月時間,他這隻傾盡楚國全力打造出的軍隊就要消失了。

好在總歸有些好訊息能夠令石泉感到寬慰,那就是晉軍的總傷亡也在三萬以上。

自己還有許多底牌可用,而趙鼎已經漸漸無計可施了。

趙鼎的心態與石泉有些類似,同樣是驚駭。

今日晉楚一戰,分為兩處戰場,分別是趙鼎所率安國軍與陳慶知兵團,而這兩處戰場的傷亡

數字都超出了趙鼎的預期。

安國軍的傷亡不算大,滿打滿算也不到一萬人,而且許多是僅是受傷,修養一段時間就能恢復戰鬥力。

而陳慶知兵團的傷亡數字就很驚人了,兩萬多人傷亡,戰場上血流漂櫓。為了給陣亡將士們立個牌位,陳慶知兵團幾乎把營地周圍的樹木砍光了。

唯一能令趙鼎感到欣慰的是,其中傷亡的絕大部分乃是陳慶知手下的新軍,而非邊軍老兵。

如此一來,晉軍精華尚在,仍有力量扭轉局勢打敗楚人。

但趙鼎明白,採用舊有的戰爭方式是絕對不可能獲勝的。於是他親自趕赴陳慶知營中,與他一見。

當趙鼎抵達陳慶知的軍營時,他正在處理軍務,批閱幾個將軍要求撥付武器、盔甲、補充兵的申請。

當趙鼎陡然出現在面前,他顯得十分意外。

“鄭王殿下,您怎麼來了?”

趙鼎毫不客氣地搬來一把椅子,坐到陳慶知的面前。

“我自然是為了國事而來。”

“今日一戰,咱們可謂戰績出彩,以兩萬人的代價殺傷敵人五六萬之多,若是戰爭持續進行下去,我們未必沒有大勝的希望。”

“可你捫心自問,這種勝

利是你想要的嗎?”

“諸夏子民內鬥,殺到了血流漂櫓,國力大減的程度,將來四面八方的蠻夷如果生出不臣之心,我們該如何面對?難道要讓百姓們以天靈蓋對抗胡虜的彎道?”

陳慶知放下手中紙筆,耐心聽取趙鼎的話。

“殿下所言甚有道理,末將也清楚明白。只是晉楚之間的戰爭乃是為了爭奪天下,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殺到一方徹底落敗,恐怕兩國之間的戰爭永遠也不能結束。”

“末將雖然也不忍心看到諸夏子民慘死與兵刃之下,可俗話說的好:長痛不如短痛。今天我們打完這一場戰爭,就能結束分裂,讓百姓享受數百年的統一。為了後世之民,我們應當作出這些犧牲。”

也許是趙鼎的變化太大,經歷也充滿了傳奇色彩,陳慶知漸漸改變了對趙鼎的觀念和態度。

他從心態上將趙鼎置於自己之上,將他視為自己的君主,而非一個普通的王爺,更不是自己的妹夫。

陳慶知就是一個這樣守舊,重視秩序的人。

趙鼎忽然起身,走到營帳書架旁拿起一卷地圖冊。

“我的目的就是既要天下一統,又要減少傷亡。”

“你看,

京城西南部這座統衛城,本是京城諸衛所集中辦事之處,隨著衛所田土被民間侵佔,各衛所只好將軍營遷至此處集中訓練、生活,漸漸就形成了一座軍事城池。”

“此城規模不大,隨著國家歷次動兵,城中幾乎沒有什麼人口。而且城池四周有護城河環繞,又處於山谷之中,地形限制頗大。”

“如果我們能把楚軍引入其中,再出動重兵將楚軍圍困到裡面,日久天長,楚軍就會失去鬥志,主動向我們投降。”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不耗費太大代價,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接過趙鼎遞來的地圖,陳慶知沉思片刻,少頃作出回覆。

“殿下的奇思妙想令末將佩服,可楚人畢竟不是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