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望念,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忍氣道:“回稟太子,小官過了臘月,就是二十五了。”

“啊,邊塞風霜呀…”他故意拉長了尾音,假裝吞下那句明顯的‘邊塞風霜摧殘人’。

“邊塞風霜的確苦寒。”我故意裝作沒聽明白他在說什麼,可是下句也不會便宜他,“沒有到過的人,是不懂得其中的艱險與苦難的。”

他明顯聽得有些不服氣,指著我的鼻子說:“你倒是說說,哪裡最苦?不要年紀不大,就一幅老成模樣。”

我聽到他這話,想到眼前是個金堆玉砌,萬千寵愛裡長大的孩子,忽然輕嘆了一口氣,躬身道:“太子教訓的是,小官知錯了。”

“可教!”——看他搖頭晃腦的樣子,彷彿六歲小兒吵架贏時的欣喜,我心中一陣歎服當朝太子的威力。

%%%%%%%%%%%%%%%%%%%%%%%%%

我本以為在太子府中做管書之事,應與當年在趙然的將軍府沒什麼區別。可是,事實證明,我完全錯了。太子可不像趙將軍那樣日理萬機,無時相見。他每天吃飽之後,都會來書閣溜達一圈,美其名曰:苦讀詩書。其實,我很想贈與他另外四個字:吃飽撐的。

因為,他每來必與我抬槓。而說他吃飽撐的,是因為他有一次來書閣,正趕上我吃飯,桌子上同擺著麵條和米飯。他竟然開口問我:“旭初,你說米飯和麵條,哪個更好消化?”

“麵條吧。”——因為我記得我小時腸胃不好,母親總是做一碗熱熱的陽春麵,端給我。

“不對!”他非常認真,且振振有詞地對我說道,“肯定是米飯。你看米飯一顆一顆那麼小,麵條多長!”

我真的被他氣到無話應對,但又不想任他這麼胡諏:“太子說的是,這樣說來,他們的父母也該被拉出來比一下,稻穀和小麥太子見過嗎?”

果然,他被我這問題問的傻在了那裡,

11、第十一章 。。。

半餉後忽然問了一個極其令我卒鬱的問題:“沒見過他們父母。哎,那你父母呢?”

我很瞭解他的天馬行空,只是這次,我卻沒有再和他抬槓的興致:“他們都不再了。”

“為什麼?”——不依不饒,是他的一貫風格。

“逝於戰火。”我覺得自己已經沒有什麼氣力再去思考了。

“他們什麼時候去世的?哪次戰役中?”他一問到底。

我覺得我看著的眼神已經從呆滯變成怨戾了:“文帝三年,容城淪陷的時候。”

他想了一下,忽然看著我道:“啊,你那時才十歲呀。”

作者有話要說:我再次歡脫了~

12

12、第十二章 。。。

自那日告訴他我的身世遭遇後,他似乎比原先收斂了許多。每日來的時候,便不再那麼趾高氣揚。有時甚至會給我講些宮裡或是朝堂上的笑話……

“我上次說的那個楊老頭,他每天就只會說‘吾皇聖明’、‘吾皇萬歲’的,有一次元旦我就問他:楊大人,你說這天下最聖明的人是誰?”他看著我笑了一下,“你猜他說什麼?”

“‘吾皇聖明’。”我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聰明。然後我就問他:‘這話是誰說的?’”他看著我一幅洋洋得意的樣子。

我看著他的眼睛,忽然也懂得他的意思了,忍不住笑道:“他不會說,是他說的吧。”

“哈哈,他想都不想就說:‘是臣…’然後就傻在那裡了。”他看著我一臉得意的壞笑。

“怪不得大家都說你不學無術。”不知從何時起,我倆說話已完全沒了忌諱,“你這張嘴真是得罪了不少人。”

“我知道。”他一幅毫不在乎的樣子,“可我就是看不慣他們那虛偽的樣子。”

那一刻,我想他說這話的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在我心裡的模樣忽然不一樣了。從那一刻起,我才恍然發現,眼前的太子絕不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而是一個有著‘赤子之心’的聰慧少年。

而也是從那一刻,我忽然想到,自己從今往後,也許可以開始和他談一些別的了,比如戰圖,比如邊塞,比如防線,比如敵國……

%%%%%%%%%%%%%%%%%%%%%%%%%%

當我開始慢慢把我倆談話的內容轉移到戰防國計的時候,我才發現,當朝太子——瞿兀玄,竟是一個經天緯地的軍士天才。

起初,我都是憑著記憶,畫些當年抗洪救災的佈陣圖給他,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