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折柳記,白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音部分做了刪減,直接進入滾拂,並以此定下全曲的基調,就是大自然中實實在在不再平庸的流水。因為入題較快,彷彿將七十二滾拂獨立成曲,和閣譜幾乎無關,速度又極迅疾,是尋常人的兩三倍,一般人不易反應過來,是以連善樂之人亦不能辨認。這樣的改進,裴青少時只在《梅庵琴譜》中見過,王騫卻沒有能這樣徹底地將之獨立成曲,頗有遺憾之感。
那少年聽了裴青所說,眼中精芒立現,手指微抖,一時不能言語。
裴青大笑道:“快哉,快哉!既遇知音,少不得獻醜,借你寶琴一用。”
===========================
七十二滾拂大流水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沒有找到譜子。
這裡是借鑑《流水“七十二滾拂”的演變 (楊典)》這篇文章的一些語句
網址在http://hi。baidu。/%C1%F8%C8%AA%BE%D3/blog/item/358e71df5c136c14495403b4。html
作者有話要說:鄭重說明
這文字來沒想寫那麼多的,準備十萬字以內就解決。誰知十萬字沒有解決,拖來拖去,到現在已經大大超過我的預料了。
這就是不寫大綱的壞處,我汗。
因為這是我的第一篇文,又因為還有幾個朋友在看,所以我是絕對不會棄坑的,大家放心。
只是過程會比較難捱,可能會經歷卡文卡文再卡文,人物設定也可能會與文案大大不同,比如原定的兄弟文,我現在就很懷疑能不能堅持設定到底。
不管怎樣,我都會堅持寫文更新的,也請大家不要放棄追這篇文,我儘自己的努力保證後面一定會更精彩的。
第四十三章
他二人一時眼中只有彼此,朝堂之上視若無人。
裴青在琴桌前坐下,蕭寧服侍他滌手焚香。
裴青先隨意彈了一段開指,琴聲泠泠,恰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眾人只覺白雲冉冉,落我衣袂,聞村落數聲,酷似空中雞犬,皓月娟娟,入人懷袖,聽晚風三弄,恍如天外鸞鳳。
蕭寧低聲道:“十指生秋水,數聲彈夕陽,不知君此曲,曾斷幾人腸。”
裴青停指,笑道:“三日不彈,手生荊棘。見笑了。”抬頭看了看殿外,又道:“久旱未雨,本侯就為諸位大人奏一曲《風雷引》,涼快涼快。”
他話音未落,一些年輕的臣工掩嘴偷笑起來,年老的便忍不住伸手去擦額上的汗珠。
《風雷引》,相傳楚商梁出遊九皋之澤,遇風雷霹靂,畏懼而歸,作此引。
《周史?宗室列傳第二》濃墨重彩記載了這場歷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古琴獨奏。
“是歲八月,火伏而金生。長樂侯鼓琴於大明殿,奏風雷之商聲。始戛羽以騞砉,終扣宮而砰瘢�5繅��飭�荊�足巽儋庥賁ぁF�貑i以會雅,態欻翕以橫生。有如驅千旗,制五兵;截荒虺,斫長鯨。孰與廣陵比意,別鶴儔精而已。……
一奏之有云從西北起,再奏之大風至,大雨隨之,裂帷幕,破俎豆,墮廊瓦,三曲罷,雨收雲散,豔陽高照。
聖心大悅,群臣稱奇,北使鹹服……”
王敞後來聽在場的臣工說,長樂侯指下似有千軍萬馬,如雷之引引,風之發發,直使山雲怒飛,海水起立。
曲未半,天地為之變色,殿外驚雷陣陣,大雨瓢潑而下,緩解了持續數月的乾旱。大雨之中琴聲不斷,句句風雲,聲聲雷雨,毫不遜色。不多時隨著樂曲收尾自然而然又雨收雲住,殿外金風送爽,草木清氣,穿殿而過,真正意義上的秋天到了。
王敞回來的時候,演奏已經結束,殿前柳枝上雨珠尚未消散,因遇喜雨宴會似乎更加熱鬧了。他四下尋找,卻沒有看到長樂侯裴青的身影。
裴青此時已坐上了回家的馬車。
久已不彈朱絲絃,指法便有些生疏。這《風雷引》對指法要求卻不甚嚴格,只勝在氣勢上無人能比,裴青選此曲也是意在震懾北燕使臣。只是此曲節奏奇縱突兀,蒼躩險峻,無一毫柔靡之音,彈琴者必須以自身真氣動人。
他奇經八脈幼時重傷,剛才一氣重彈,貫串到底,這時已是強弩之末,丹田裡好不容易積蓄的一點真氣早就蕩然無存了。現在只覺氣血翻騰,經脈抽搐,渾身上下無不疼痛難忍。
馬車到了侯府門前,他已不能行走,好在神智倒還清醒。逝川來攙扶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