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部分,向南向西,莫再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保山。委員長的這一命令未能及時收到並傳達到各部隊。

就在委員長髮出的電波消逝在臘戍上空的這天,日第56師團勝利完成了迂迴緬北的千里長途大奔襲,向臘戍發起猛攻,輕鬆取城。臘戍的失陷,使囤積該地區的大批戰略物資落入敵手,遠征軍回國的主要通道亦被切斷。

次日,緬甸盟軍三方指揮官舉行最後一次聯席會議,討論緊急撤退的對策。

擺在指揮官們面前的形式是:盟軍已落入敵人的南、東、北三面包圍中,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條:向西退到印度去。

亞歷山大紳士風度地開口:“諸位先生,我很榮幸地報告大家,鑑於日軍已經攻佔臘戌的嚴重局勢,敝國政府正式通知本人並由本人轉告諸位,不列顛聯合王國准許中國在緬甸的軍隊及其裝備到印度避難。有一點需作說明:按照國際慣例,貴軍入境前須申報難民身份,由英國軍隊予以收容,並在指定地點集中管理。諸位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在此協商解決。我的話完了。”

英國人沒理由不風度翩翩,他們既能體面地撤出緬甸,又能順理成章收容中國十萬遠征軍,這些軍隊日後還能幫助保衛印度。

中國遠征軍到緬甸來是為了拉英國人一把,不料反倒成了難民,落到被人家收容的地步,中國人丟不起這個臉。

杜隸明站起來:“先生們,我的部隊不能接受亞歷山大將軍的好意。既然我們從中國來,就該回中國去。我想我有自己的國家,不必上印度去做難民。我相信日本人擋不住我的道路,這就是我今天要說的話。”杜軍長戴上軍帽,凜然退場。

很多年後,杜聿明在回憶錄《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述略》中總結中國遠征軍失敗的原因,歸結起來有三點:“1、中英戰略矛盾,英方別有陰謀。2、中國遷就英美,放棄指揮權,蔣介石應負最大責任。3、中國遠征軍將領的失職。羅卓英和我都有責任,羅卓英的責任更大……我的最大責任是未與史迪威羅卓英徹底鬧翻,未能獨斷專行……”

所以,關於撤退,杜軍長決定“獨斷專行”。

4月30日,英緬軍向西撤過曼德勒鐵橋。

中國遠征軍則轉身向北,踏上了漫漫回國路。

5月的緬甸,即將進入雨季,太陽貪婪地輻射著,欲吸乾地面上的最後一滴水。

日本人的陸軍在前面奔跑,企圖趕在中國軍隊之前到達密支那。密支那以北是一片荒無人煙的沼澤地,沼澤被夾峙在聳入雲霄的野人山和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中間,北端則橫亙著另一堵不可逾越的高牆——“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只要佔領密支那,殲滅中國遠征軍就等於甕中捉鱉。

日本人的飛機則在公路上空追逐回撤的車輛和人群,來不及躲避計程車兵像失去根基的浮萍,被炸彈掀起又拋下。

或許是戰場的硝煙把人燻麻木了,對於盤旋在天上的日機,中國兵們並沒有多的驚慌失措。

吳崇禮想起以前在昆明,聽到警報響就撒開腳丫子狂奔,如今聽著頭頂飛機來了,還要分辨下來的是偵察機抑或轟炸機,然後才考慮是躲還是跑,跑且懶得跑太遠,就往路邊壕溝裡一跳——

吳崇禮扒開壓在身上的依座,好氣又好笑:“說了不要管我,你能跑且自己跑。這麼近的距離,若真被炸著,你護也白護。”

依座訕笑,輕快地為他拍拍灰塵,繞過倒黴被炸著的戰友,護著他快步往前趕。

桑乜和刀少爺已回頭來找,見著他倆安然無恙,長舒口氣。

“吳叔叔,我去給你搶輛車吧?”

吳崇禮瞪他:“瞎說什麼,快些走。”

自顧自逃難已是迫不得已,若像其他師團那樣為搶汽車火拼,實在是罔顧人倫天理。

當晚,部隊到達小鎮溫佐,這是緬甸通往印度的最後一個岔路口。

與此同時,盟軍總部發來一個壞訊息:日軍已佔領八莫並繼續向北挺進。

八莫距密支那僅200公里,以日軍的戰鬥力,只需兩天行程……

在遠征軍緊急會議上,杜隸明隱瞞了這個訊息。

但壞訊息的傳播力度不是隻手能擋的。遠征軍第66軍新編38師師長孫立人少將當即提出質疑。

“有訊息說八莫已於今天失守。如果敵人先我而佔領密支那,我軍出路何在?”

孫立人少將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是仁安羌戰役的功臣。4月17日接到仁安羌解圍之令後,他親自率主力渡過濱河插入仁安羌北側,經過兩晝夜的激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機器人的動物世界

柯染

異世童顏

空白協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