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華為研發,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競爭對手
JK1000的失敗使華為在實踐中逐漸瞭解和學會了掌握市場的規律,而不是簡單地做市場關係或推出一個自己認為先進合適的產品。“市場不相信眼淚!”“理想再好,止步於競爭對手!”這些可能是年輕的華為和年輕的華為人從這個失敗的產品上得到的首個教訓。在通訊市場上,技術的更新換代是殘酷的,本身就處於落後地位的中國企業,辛辛苦苦引進或開發出一項技術時,可能國外已是該技術淘汰之時。而國外公司往往利用其雄厚的技術優勢,在網路建設及裝置採購方面採取“拉動需求”策略,提前淘汰現有技術,讓國內企業處於研發襁褓中的產品直接面臨無市場需求的尷尬局面。在JK1000這個產品上,華為對中國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網路現狀的理解都沒有錯,但是錯在其對競爭對手力量的估計上。年輕的華為沒有估計到在國外多家競爭對手的合圍引導下,客戶幾乎全部轉向提前採購更新更先進的技術和裝置。
同時,在深化華為對公用通訊市場的理解,以及積累華為豐富的技術戰略和戰術方面,JK1000起了一個非常好的警示作用。JK1000產品之後,華為再也沒有僥倖心理,再不做“臨時抱佛腳”的事。也就是從這時起,華為專門組織優秀的研發骨幹成立相應的部門,時刻追蹤最新的技術發展做產品規劃;並有過之而無不及地也採取了類似於國外公司的策略進行“拉動式”市場推廣:宣傳3G的產品是為了賣G*,宣傳5G的產品是為了賣3G。這相當於為客戶鋪就一條技術發展道路,而不是單一的、孤零零地銷售當前的產品。這一招非常厲害,讓越來越多的客戶認為華為是一個有著長期規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