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捕快春秋,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有些事,你還需好好學學。”然後,他轉向廳中的一位黑衣老者,道:“這頭陣,就有勞楊客卿了。”
那黑衣老者,年紀約莫五十上下,身材高瘦,一雙三角眼寒光閃閃,兩腮無肉,深深的凹陷下去,一臉兇相。
他聞言也不說什麼,只點點頭,便緩步來到場中。
到了黃芩面前,他一抱拳,皮笑肉不笑道:“老朽姓楊,草字德高,今日便來領教一下黃捕頭的身手,承讓了!”
黃芩淡然一笑,微微頷首,身形挺立如淵停嶽峙,自然流露出一派宗師風範。
接著,只見他雙腳作馬步拉開,兩掌掌心向上,徐徐平抬起至胸前,轉而又於胸前交錯。旋即,他翻腕提掌,兩掌掌心向外改握成虎爪狀,一後一前緩緩分開。右手後拉,五指大張成蒲扇,停在了耳側;左手前推,伸直轉握成拳。
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起手勢。
楊德高滿臉凝重,雙手捏成鷹爪,護住面門,雙眼瞪起,死死盯住黃芩的雙眼,好像鬥雞眼一樣,不敢有絲毫怠慢。
江紫臺一旁見狀,驚道:“這不是楊先生遇到絕頂高手時,才會亮出的架勢嗎?這個黃捕頭,果然不簡單!”
原來,楊德高的‘龍爪手’可抓石成粉,和人交手素來不願採取守勢,而是上來就狂風急雨般地猛攻,直到擊敗對手。似現在這樣的守勢,以圖尋找破綻再出手的情形,必是他遇到了絕頂高手時,才會出現的。
江彬點頭嘆道:“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這位黃捕頭,武功確實非同小可。你看他一個起手勢,接連亮出拳,掌,爪三勢,每一勢亮出,都顯示深諳其味,倒象是浸淫了數十年的功力一般純熟。另外,一般人若是一手開掌,一手握拳的話,必然是開掌在前手,握拳在後手。因為開掌之後,雖然力量分散了,但是照顧的面積大,利於防守、遮擋,卻不利於進攻,最適合在前手應變。而握拳之勢,力道沉重,可發出致命的打擊,是以放在後手為宜,才好伺機而動,一擊制勝。”
江紫臺隨即問道:“那似他這般,拳在前手,開掌拖後,是何計較?”
江彬道:“這等架勢,大異於常規,原因不外乎有三。一,他的前手,一樣擁有致命的殺傷力,而他的後手,雖然位置靠後,但以他的速度,足以應付敵人的各種攻擊;二,他的身手,已經不侷限於前手、後手這樣的空間限制,可以做到隨機應變,見招化勢,一切攻防變化,皆可按照實際戰鬥中的形勢需要而施展,不再侷限在招式之內。”他停了一下,才道:“三,他根本是在裝腔作勢,故弄玄虛,不過是個銀樣蠟槍頭而已。”
頓了一頓,江彬又道:“當然,我只是說笑,第三點是不可能的。只要瞧他一握拳,一捏爪,一立掌,功夫高低立判,半分也摻不得假。”
江紫臺點頭稱是。
二人說話間,楊德高虎吼一聲,糅身撲上;左爪直取黃芩面門。
在格鬥中,人的頭部極為靈活,而且目標很小,是以頭臉是最難以被擊中的。
此種上手直取面門的打法,看似勇猛,其實最為外行,因為對手只要稍稍一個側身,就可措步讓開。同時,此類攻擊往往會留下胸腹之間的巨大破綻,若遇上機靈的對手,一個反擊就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但是,楊德高的這記直取面門卻極為陰毒。
他出手前大吼了一聲,以示提醒,一般人以為他必然聲到人到,下意識地就要進行招架。可實際上楊德高的撲上,看似迅猛,實則要比他的吼聲稍稍遲了半拍才到。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就因為稍稍的遲了半拍,他撲上之時,便可利用對手先行招架露出的破綻,予以狠狠的打擊。此前,不少高手就曾在他的這一個照面下吃過大虧。
黃芩此刻全神貫注,渾身上下每一寸肌肉都進入了最高度的戒備狀態,稍有風吹草動,便會招來條件反射般的還擊,更何況這一聲大吼。此種還擊完全是以感覺駕馭的,反應的速度甚至快過了腦袋裡想法。
楊德高攻勢才發,黃芩便立刻矮身,左肩微微前傾。
這一動作,在楊德高看來,是黃芩準備讓開他的左爪之後,再俯身攻擊他的胸腹破綻。可他的招式比吼聲要慢上半拍,正好可以藉機攻敵,於是心中不由暗喜。
只見,他左爪自左上往右下急拉,保護住胸腹處的破綻,而右爪抬起,就待黃芩低頭反擊時,攻擊對方的後腦。
楊德高的右爪倘若真的抓中黃芩的後腦,黃芩只怕立即就有性命之憂。這等場景,楊德高練功時已不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