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杏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章 搞定,觀相識語,二月的杏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時候回京?李元寧沒做打算,雖說在楚州的生活條件趕不上京城,可是像家人一樣的生活在一起,做著自己喜歡或者能為家人做的事情,李元寧覺得這日子還是很舒心的。 而此時,海灘邊的一塊平地上,柳青看著李元寧手裡剛剛篩分下來的一碟子純白色的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忍不住叫道:“哇,這次比上次還好!瞧著更白更細緻了。來,我先來嚐嚐……”說著話,柳青用食指沾了點放在嘴裡,隨即高興地道:“嗯、嗯,真的沒有那個苦澀味和腥味了。”說完,柳青動了動嘴唇,似在品味般地加了一句“有種淡淡地海藻味。” 看著柳青一副享受的樣子,李元寧覺得好笑,同時心裡也舒了口氣,總算這些日子沒有白忙活。 這些天,李元寧仔仔細細地研究了一下西南的局勢,對白景堂的境況更是瞭解了個徹底。在她看來,自家外祖父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畢竟,一個是才來西南不過兩年、又是被貶了、下放來的白身。另一個可是在此紮根了幾十年、統領一方的藩王。李元寧覺得即使外祖父的背後站有瑾成帝這座靠山,這情況也沒多大改善。就跟那隻放一方砝碼的天平一樣,傾斜的那是一點點優勢也沒有。 不過,有些事情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唯有迎難而上。外祖父想要在西南站穩腳步,不外乎是銀子和人。人,李元寧不清楚。但是銀子嗎?想到湘王府之所以能傲立東陵諸位藩王之上,不外乎是它手裡的銀子。至於湘王府的銀子是怎麼來的,這怕是個人人皆知的問題,畢竟湘王府名下的鹽坊和它所產出的鹽可是遍佈東陵及周邊列國的。 若是從這方面入手,沒了這項收入,李元寧倒要看看這湘王府還怎麼繼續橫? 不過,西南是湘王的天下,讓他名下的鹽坊關門,因著之前高祖皇帝曾經的特許,不要說是目前還是白身的白景堂,就是瑾成帝也沒有這個能力。 高祖皇帝曾經的承諾就是瑾成帝不可逾越的一道高牆,使得他做任何事都處處受制、縮手縮腳。可在李元寧看來,那份開國時立的承諾也沒什麼不妥,湘王府可以製鹽,別人也行。之所以湘王府的鹽賣的更好,那是因為它的製鹽技術更高一點。若是白景堂這邊可以製出更好、賣的更便宜的鹽,局勢可就不一樣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李元寧就開始回憶起前世自己知道的製鹽法。因為時間太過久遠,雖說了解一些大致的步驟,如蒸發、結晶、脫水、乾燥、篩分等,但具體的細節操作及相應的材料順序,李元寧還是有些模糊了。 這不,幾天來,李元寧先是畫好圖紙,請白宅裡的工匠打造出自己需要的工具。隨後,就帶著身邊的兩人沿著海岸邊尋找一個可以先曬出粗鹽的地方。 只有粗鹽,自然不行。畢竟想要一舉擠掉湘王名下的鹽坊,自己的鹽一定要出彩出色。否則大家都是一樣的粗鹽,別人為什麼要冒著得罪湘王府的危險來買你的鹽。 故而,李元寧又帶著柳青柳林進行了好一番實驗操作。終於在經歷了無數次的試驗後,得到了這一次顏色、狀態都俱佳的鹽。 看了看碟子裡的鹽,沾了點放進嘴裡,品了品,李元寧的嘴角忍不住地彎了彎,的確不錯。 當下,將這碟子鹽倒進一邊的陶罐裡,李元寧對著欣喜不已的柳青和雖然高興、但還是努力剋制情緒的柳林道:“來,我們按照剛才的步驟再來一遍,看看這次出的鹽是否一樣?” 二人聞言,忙點頭稱是。 正所謂“探討意未盡,回眸夕陽晚”,抬頭看了看頭頂的天空,李元寧感嘆時間過得真快的同時,揉著有些酸脹的胳膊,吩咐柳青柳林將東西收好,他們回去。 快到家門口的時候,瞥見地上零零星星的馬糞,李元寧大喜,對著正拿著糞兜和掃帚要清掃的白飛道:“白大哥,我外祖父回來了?” 見是李元寧,管家白峰的孫子白飛,笑著指了指裡面道:“伯爺在裡面呢。”說完,白飛又笑著道:“剛剛伯爺還問起寧少爺了呢!” 笑著轉身抱過柳青手裡的陶罐,李元寧飛快地跑進屋子,嘴裡喊著:“外祖父、外祖父……” “這猴子回來了!”聽見喊聲的白家幾人對望一眼,白景堂笑著道。 “大表哥!”一踏進屋子,李元寧先對著門口的白宜修喊道,又飛快地對著正在喝茶的白景堂和白敬律打了招呼“外祖父、大舅舅!” 放下手裡的杯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這跑進來的孩子,白景堂眉毛一挑,笑著開口道:“嗯,氣色不錯。只是瞧你這滿身泥沙、滿頭大汗的樣子,你這是鑽泥洞裡去了?” 什麼嘛?低頭看了看自己沾滿泥沙的衣服,李元寧有些氣悶,自己這樣可是為了誰?看了看手裡的陶罐,李元寧揚了揚道:“先別管我幹什麼去了,我這手裡可是有大寶貝,怎麼樣?要不要看一下,絕對的驚喜哦!”說著話,李元寧還得意地挑了挑眉毛,揚著脖子。 見此情形,一邊的白敬律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